南京市鼓楼区 家庭养老床位,把养老院“搬回家”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10-10 11:00:15

重庆养老院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老龄化挑战,近年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养老服务机构,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等问题,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生活负担,使老人们尤其是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护。然而,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庞大起来的老年人群体的需求。

2018年10月发布一篇关于《南京推出家庭养老床位举措 把养老机构“搬”回家》,近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南京市通过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安装智能硬件设备、实行“互联网+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的创新,让老年人在家里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图为工作人员在帮老人量血压

2018年10月16日,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祖师庵4号、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的蒋奶奶,不慎从自家床上跌落,幸亏家中配备了智能床垫,及时发出报警,第一时间接入了对应养老机构的系统,工作人员迅速调出摄像监控画面,发现老人家已经趴在地上爬不起来,工作人员15分钟内便赶到了蒋奶奶家中,成功化解了一次居家养老的危情。

生活中,类似这样“生死时速”的瞬间常常发生。但是,在南京市鼓楼区,老人们却总能化险为夷。因为,老人们已经成功地把养老院“搬回家”了。

2500张家庭养老床位解决“一床难求”

鼓楼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全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2万余人,占人口总数的24.05%,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导致养老机构床位供给缺口越来越大,而养老院中“一床难求”的状况难以短时间改变。

为此,鼓楼区立足城区养老特点,创新开展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建成2500张家庭养老床位,既有效缓解了机构养老压力,也满足了居家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

鼓楼区寸土寸金,唯有拓展养老机构“开门办院”的思路才能找到破解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先天缺陷”,“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我们鼓励有条件、够资质的机构和组织,全面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探索一条既能克服养老用地紧张、又能实现养老床位持续增长的发展路径。”陈昕告诉记者。

这一思路吸引了鼓楼区首批68家养老机构积极认领“家庭养老床位”,2500张标准化养老机构床位“搬”进了普通居民家中。南京瀚瑞颐养中心负责人梁飞院长介绍,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中心已认领了5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中心的养老床位只有224张,实际上,我们服务的院外老人比院内老人还要多一倍。”

这些“家庭养老床位”主要服务具有鼓楼区户籍、有养老机构床位专业服务需求、无法或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内部,或家庭有一定照料条件暂时无须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其中包括政府购买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

家庭养老床位远离养老机构,但养老服务的标准却不能降低。为此,鼓楼区研制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标准。记者发现,《服务规范》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电子信息化、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并从团队建设、岗位职责、分级护理标准、工具表单等方面制定了《操作指南》。

为了进一步拓展机构养老和社区托老机构医养服务覆盖的范围,鼓楼区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签订医护服务协议,激励医护人员每周2次上门为老人巡诊,提供一体化医护型养老服务。瀚瑞老年人服务中心则组建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50个人分为5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个片区,配有护士、康复师、护工和行政人员,每两个小组配备一名医生,每位签约老年人每天都能享受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17个种类,例如换导尿管、膀胱冲洗等。”医护服务人员说。

图为南京瀚瑞颐养中心

政策支持提高家庭养老补贴幅度

鼓楼区在执行江苏省、南京市专项补贴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出台鼓楼区级《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意见》《鼓楼区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办法细则(试行)》等居家养老扶持政策细则,以落地成效检验政策成效。

鼓楼区采取政府补贴“家庭养老床位”一次性建设费、常规性运营费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把养老设施、标准化服务“搬”进老人的居家卧室。对每张家庭养老床位,政府配套补贴3000元;对于面向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床位的养老机构,政府的补贴标准分别从200元/人/月提高到400元/人/月、从400元/人/月提高到600元/人/月;对于面向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床位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分别新增运营补贴480元/人/月、720元/人/月。

与此同时,和蒋奶奶家一样,目前,鼓楼区已有5493户家庭进行了“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配套改造,包括烟感探测器、床头一键呼叫设备、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语音视频通话设备、人体感应小夜灯、适老扶手、防滑设施等15项内容的“家庭养老床位硬件清单”,并增加运营管理系统网络接入、专用直联紧急呼叫、体征监测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老人安全保障。

多元养老支撑老人幸福晚年

在鼓楼区,社会力量都积极参与到了养老服务中,既有朝夕相处服务中心等大学生创办的养老机构,也有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彩虹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等高校创办的养老机构,还有携才助餐、“康惠通”呼叫、常青藤颐养小站等由企业创办的养老服务品牌,更有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等下岗女工自主创办的养老机构,形成差异化、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力量“多元养老”态势。

鼓楼区特别鼓励“抱团养老”,成立了鼓楼区养老服务联盟,组织行业专家、一线社区居家养老机构,重点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服务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和细化了助餐、助浴、助洁等“十四助”流程。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属还能享受到“掌上智慧养老”。针对“老人对身边服务不了解,养老供给方对精准服务不了解”的信息壁垒,鼓楼区整合全区养老资源,2018年年初开始运营的“智慧养老云政务平台”,从去年5月起首推并实现线上申报、补贴申请、资金使用、审核评估、运行监管等功能一体化、即时化、透明化,养老服务领域“不见面审批”全面提速增效;开通微信端口,通过社区居家、家庭床位、助餐点等十个版块“窗口”,老人及家属可以实时了解、选择身边合适的养老机构。

为了扩大志愿养老的人群,去年5月,鼓楼区在线上成立江苏省首家区级“时间银行”,实行线上统一存储、分级计算、通存通兑,以及志愿者统一管理、培训认证、等级奖励等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潜在服务资源和人力资源,鼓励社区居民、老人子女、各类志愿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帮老助老,促进志愿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