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小编的舍友有一位是新疆来的妹子,她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谈起了很多的新疆特有的风俗文化,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伊斯兰教民们的春节---古尔邦节
12
10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左边日期为伊斯兰教历
1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
(1)举行会礼,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
(2)宰牲,一般的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中国新疆地区的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而在回族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
2
临近古尔邦节三天,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充足的美食。节日也成为主妇们厨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当地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
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坟地去祈祷,怀念并为死去的亲人祈福。
在新疆,著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结束后,乐师们会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尔奈伊(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会适时跳起热烈奔放的萨玛舞,以表达喜庆之情。
历史故事
古尔邦节起源于《》启示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侧卧,父亲把刀架在儿子喉头时,易卜拉欣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然而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白印,第二刀下去仅刮破一层皮。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能下决心的命令了。"易卜拉欣听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再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依勒送来一只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下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于是后来过古尔邦节时,都要宰杀一只羊以示纪念。
古尔邦为阿拉伯语词汇,意为"牺牲""献牲",因此中国学者将其直译为宰牲节,也有受儒家文化影响意译为"忠孝节"的。
以下图片来袭!!
维吾尔族是我们56个民族中的一个,是中华大家族里的一员,我们要像尊重汉族文化一样去尊重维吾尔族的文化。
今天关于古尔邦节小小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行去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仔细细心的你总能发现生活中的不一样!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林颖雯
责任编辑: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