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 | 喻建十 · 书法技法讲座(十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27 23:24:16


第三章  章法构成的一般规律

形状(上)

  从本讲开始,我们一起探讨书法章法构成的一般规律,即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首先来介绍一下形状的问题。人们很早就知道,任何可视形象都有其一定的存在形状,这种形状可以使人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形象的本质特点。

  一、空间闭合现象

  随着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即视觉心理学)的建立,人们发现,不仅任何可视形象都有一定的形状,而且这种形状还按照图形与背景,以相似、连续、封闭等方式将各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被称为“完形”的整体知觉。如黑色物体在白色背景下,其形象会十分突出,而如果在黑色背景下,就会与背景融为一体,其形状也不易分辨了。这一理论对书法创作和欣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为字与字之间、点画之间由于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空间闭合现象。

  什么是空间闭合现象呢?我们在观察图形时,总有一个尽可能将其完整化加以理解的习惯。如图一,虽然弧线间有若干缺口,但我们却很容易将它看成是一个圆圈,而不会看成是几条互不相干的短弧。同样,我们也会将那四条垂直而不相交的直线,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十字形,或者看成是被一个小方形所覆盖的完整十字形。

图一

  再如天文学家对一些星座的命名,如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等,也是把一些有一定内在联系却又不相连接的点看成是某一形状的形象组合。这种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把客观存在的某些开放空间在主观上封闭起来,形成一个较完整形状的现象,就被称为空间闭合现象。

  在书法中,我们通过对大量作品的分析发现,许多成功的书法家都是很善于利用这种视觉现象来塑造其艺术形象的,尽管他们在当时或许还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其中的道理。

  从形状上看,空间闭合现象的表现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点线排列间的笔断意连,二是形状组合间的呼应承接。

  如图二是祝枝山的书法作品,在这件作品中,点线的连接并不是连绵不绝的,甚至有的字距间隔很大,但在整体上感觉空间分割是连贯的、完整的,完全没有支离破碎之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书法家巧妙地利用了点线指向使人产生的闭合联想。比如第三行起首的“吹”字,很明显是由三个不相连接的部分组成,但是作者通过每一部分的方向暗示,将其紧紧地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图形,即使不认识汉字的人,也不会将最左面的点看作是邻行的图形部分。而图中单字图形之间的构成,都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空间闭合现象。再如第二行的“春风入”与左邻行的“吹出椒”两部分的组合,“入”字先入为主,切入邻行,开拓了一个新空间,并形成一种具有前冲力的形势,“椒”字便以倾斜的直线相呼应,既可避其势头,又限定了“入”字应占的空间,在不使每一点画游离于形状之外的同时,又避免了截然的字际分割。这样,左右两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不乏各自独立性的空间。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相互缺少联系的单字图形,而是一个由若干彼此依存共生的点线构成的更大形状。如果我们能深入掌握这种整体空间闭合的原理,就可以更为主动自由地组织点线了。

,受张旭、怀素等历史名家的影响,其作品具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他在书写过程中,并不十分在意每个局部点画是否得当,而着眼于整体空间的开合争让,致使许多点画和单字图形单独看起来并不一定十分合适,但当将其置于周围空间环境中时,却感到非常恰当,仿佛正好弥补原先敞开的缺口,使整体图形获得完整,给人以严丝合缝、疏而不漏的感觉。

图二

  那么,在形状处理上怎样才能获得比较完美的空间闭合效果呢?我们知道,书法创作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制造矛盾、扩大矛盾,并加以协调、利用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完美无缺的局部并不一定能组成完美无缺的整体,而局部偶然出现的欠缺,却每每会因得到恰当的利用而为整体增添许多意外趣味。

  所以,我们不妨说,要想取得较为完美新奇的空间效果,就要敢于开拓新空间,敢于打破原有稳定充实的图形(即制造矛盾),然后再设法将其填充弥合(即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书写每一点画时,要善于留有余地或显示漏洞,为其他点画的抢入或补充做好铺垫。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使点画相互间有争有让,有乘虚而入,有借题发挥。

  如图三中“花暮”二字的处理,作者先是有意将“花”字写得欹斜失去平衡,让出了左下方的空间,这样“暮”字就可以呛着一股劲儿斜顶上去,同时,起笔的一点完美地弥补了“花”字下部让出的虚空,且作为“花”字的附加物重新构成平衡。在此,“暮”字的起笔点就成为了“花”“暮”两字图形的共有部分,并且也是这两个各自开放图形产生空间闭合的关键。当然,这种关系不可能都是预先有意设计的,而往往是在书写过程中,当机立断、笔笔生发、因势利导而形成的意外效果。总之,要想使整幅作品显得完整,就必须把整张纸当作一个将要被点线分割的完整图形,而不应该把作品仅仅看成是由若干单字的局部拼接而成的整体。粗粗看去,由大切割而小与由小拼接而大的结果似乎没有太大差别,但是,随着我们艺术实践的深入就会发现,这两种概念引出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图三

  要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二维连续空间组合群的意识的建立。

  二、二维连续空间组合群的形成及作用

  所谓二维连续空间组合群是什么样的概念呢?自然界中的物体大多有长、宽、高这样几种基本的存在意义,我们称这样的存在现象为三维立体空间。目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又陆续发现现实中还存在着四维、五维等空间现象。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二维,则是指只具有长和宽两种空间意义的现象。

书法是表现在平面上的,并且也少有如绘画那样人为造成的透视错觉,因此我们首先可以肯定,书法是存在于二维空间的(至于碑碣摩崖等书迹本身虽有深度变化,但其并没有显示出体积感,故可以忽略不计),而连续空间组合概念的含义,则表示书法作品作为一个有一定范围的空间存在,是由若干具有连续性、不可分割的局部空间组合而成的。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群”的概念,它指明了局部空间的相互关系如同是处在同一社会中人群间的关系,有聚散离合,也有顾盼传情,有和平共处,更有怒目相争。因此,书法从整体上看,就是上面所说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就可以认为,书写点画的过程,就是对已知空间进行分割的过程。

  在书法发展史上,当书法进入成熟期后,有很长一段时期大部分书法家扬弃了先秦书法萌芽时期那种在整体基础上任意切割摆置单字图形的方法(见图四),而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以单字图形个体为单位的点线排列,以及字际间的纵向联系上。在这类作品中,行间的横向联系往往表现得不十分突出,如果用遮挡的办法来表示,则每行单位图形轮廓是比较完整而少破损的(见图五)。这样的效果会使人感到图形清晰、隶属关系清楚,表明作者力图寻求一种整一中和的美感。可以说,这种现象代表了成熟期书法家的大部分倾向,在唐代,书艺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图四

图五

  但是,在主流风格之外,也不乏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如张旭、怀素、黄庭坚、祝允明、文彭、王铎、傅山等等,他们不断向章法的固有模式挑战,以求摆脱条块清楚、泾渭分明的图形束缚,他们的努力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六中的字例显示出,这些书法家已不再受纵向行列图形轮廓的限制,书法作品中有了许多纵横穿插和大小欹斜的点线分割形式。行间点线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咬合胶着的状态,我们很难再用一个比较完整的图形轮廓割断邻行间的联系(见图七)。如果将上面的图例简化为线段缀接的构成方式,大致可以出现如图八的效果,与图九的标准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变化表明,书法家对整体构成方式认识的加深,标志着对书法外在形式的探讨由注重结字向讲求谋篇的方面延伸,同时也表明,比较明晰的二维连续空间组合群的概念开始形成并逐渐趋于完整。

图六

图七

图八


  当然,若就时间的进程而言,从这种形成方式的无意识萌发到有意识完善,其间也是经过了相当长的发展,并且中间很难划分一个截然的界线。

  同样,我们也并不应由此便认为,行单位图形轮廓独立完整的作品就完全不具有二维连续空间组合群的意识,以严谨精确而极富变化的结字著称的欧阳询就曾提出以“相管领”的方法来处理字间和行间的关系。只是这类书家于此处的努力不免为其对结字的悉心推敲以及用笔的反复锤炼等其他形式因素所遮掩,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如果我们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二维连续空间组合群意识,就可以大大开阔创作的思维,利用更多的形状组合方式,增加书法的造型趣味,对于情绪的表现、意象的塑造都将提供更大的便利。

  这样,也就要求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眼观六路,成竹在胸,这样的状态对书法创作是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的。


来源:《中国书画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