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 (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3-06 02:16:38


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从我们误认为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

1.学修佛法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工作?
       莫妮卡的工作是在最为时尚的男性俱乐部里做脱衣舞娘。作为一个舞女,她必须保持自己漂亮的容貌和性感的身材。这很有挑战性,因为这份工作要求她上夜班,就是人们社交以及男人们下班后到“那种地方”去的时候。她的工作量很大,每天晚上十点开始,平日里凌晨三四点才结束,周末会更晚。
       为了找份别的工作,莫妮卡曾经试过很多办法。实际上她是个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园艺师。但是,现在这个年代,要找到有体面收入的合适工作对她来讲太难了。此外,因为她是佛法的追随者,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花一点儿时间修行,这与赚钱有点冲突。她很希望可以积攒到足够支持长期闭关的钱,例如三年闭关。但那需要可观的积蓄,在西方,即便只是简单的生活,日常开支也得花不少钱。
       莫妮卡也曾经考虑过在一个生活费用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里长期闭关,但她又遇到了其他的挑战,比如拿不到长期居留的签证。另一方面,与她尝试过的其他所有方式相比,她现在的工作更容易挣到钱。事实上,她的家庭很富裕,但他们不愿资助她,因为她现在是徒,而他们不是。所以如果她想成为一个修行者,就必须养活自己。
       我注意到,莫妮卡对于她在做的事有种持续的愧疚感,因为她的工作涉及很多对别人的诱惑,以及说些不想说的话来取悦那些男人。她也知道那些男人中有的可能非常孤独、抑郁,她可能在利用他们。所以她不断地挣扎,不知道从因果的角度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按理我是在精神上指导她的人。而她真的这样去思考,实际上让我很感动,因为她没有被驱动消费型社会的那种盲目的贪婪所驱动。的确,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想要找到一种完全不伤害他人的生活方式是如此之难。作为消费者,我们对廉价牛仔裤的需求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那里,我们的衣服是被那些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品尝冰淇淋味道的孩子们缝制的。他们就是靠这样一点儿可怜的收入活着。
       在这样的背景中,让我们回到修行佛法是否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问题上来。作为一个娱乐别人的人,莫妮卡必须让自己一直好看。她的头发得是洗过以后飘逸的那种,并且她得节制饮食。和她有着同样工作的其他女孩子也需要这么做。如果没有佛法的因缘,即便只是新发现一条皱纹,对她们来说也会像世界末日一样。但对莫妮卡来说,虽然工作也要求她留意每条皱纹,但因为她,接受起来要容易很多。
       莫妮卡还是继续在伦敦和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之间飞来飞去。
       但我相信,佛法的学习与修行对她的生活和工作有非常正面的影响。我们经常害怕修行佛法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这不一定是事实。实际上,修行会带来态度上的改变,改变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还有最为重要的——对待死亡的方式。
       我喜欢这个事实——一旦莫妮卡有足够的钱,她就去修行。她从来没有想要存钱,或者购买最好的皮包、耳环或珠宝。她所积攒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修行。这其实让我感到惭愧,我有这么好的条件修行佛法,所以几乎被宠坏了。此外,莫妮卡真诚地发愿,无论她所接触的是谁,最终她都可以通过那种业的联系而利益他们。这一点我不能质疑。
       一些我曾有过的最为深刻的对话是在与她之间进行的。例如,她的工作需要给一些年老而富有的男性描摹幻境,但作为徒,她也对他们坦言这是工作所需,虽然那样承认对她的工作不利,因为她很漂亮,他们也迷恋她。在我看来,莫妮卡的挣扎是最为深刻的精神上的挣扎之一,因为回顾我自己,身着仁波切的外衣,不知道我是否像她这样诚实?很多次,我以方便法门的名义,对那些迷失了方向、需要慰藉的人承诺说,“应该会好的,别担心”,这样一些不真实的话。
       我的另一个朋友,帕特·阿姆斯特丹,是一位计算机程序员、软件设计师。很长时间里,作为徒,她完成了很多修行。当她发现自己染上了致命的疾病,我告诉她,“你现在要死了,这是现实,你必须面对。”她死于癌症。我相信如果没有佛法,她不会接受得这么平静。所以是的,修行佛法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生活和工作,而是能更好地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那些不可预见的变化。
       即使你是世界上最大公司的CEO,也并不意味着你能够绕过或者超越死亡、衰老和疾病。在生老病死面前,你和其他人一样脆弱,如果不是更加脆弱的话。可我认为很多大公司的CEO都没有接受这一现实的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一最为基本的事实,那么,我们千辛万苦地建立起一种生活,并把它变得如此脆弱而狭小,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是他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工程师之一,凭着自己的天赋创造了很多财富。他不仅把自己所有的财富贡献于修建闭关中心和寺院,而且他自己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完成了近九年的闭关,并在闭关期间往生。他或许是我生命中遇见过的最快乐的人。
       但如果我们不实修,仅仅是呆在寺庙里,穿着僧衣,做些仪轨或者约定俗成的事,甚至受些戒,或许并不能改变什么。

2.皈依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吗?
       什么是现实?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拥有的——观念、财产、朋友、家庭、关系,这些是现实吗?这些是永恒的吗?这些是确定的吗?从佛法的角度,它们不是。它们永远都在变化,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都向往并朝着某种恒常、确定的幸福努力,但那终究不会发生。它还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发生过。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人永远幸福生活着的记录。那只存在于电影里。可是我们不断认为永恒的幸福是存在的。还有比这严重的幻觉吗?这是一个绝对的幻觉。
       事实上徒所要做的事,就是从这个幻觉中逃离,所以是在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人们会认为现实就是存钱、买Prada包、有个更好的工作、有很多财产,但即便只是在理智上,我们之中有人知道,那不是现实。渴望这样的事情、并把幻觉当做现实的习性非常强烈。
       我肯定很多人把看成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从我们误认为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如果你能够从物质主义的幻觉中逃离,那你已经很有成就了。我们的先祖们,、寂天菩萨和其他菩萨,并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事实上,和寂天菩萨都是王子——国王的儿子,过着皇室生活,享受至高无上的奢华与舒适。然而他们把那些都看成虚幻而痛苦的,然后从中逃离。
       所以,当我们皈依佛时,我们正在从这一幻觉中逃离。我们得从承认自己有某些被政府、家庭和文化强加的特定的幻觉与衡量标准开始。特别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年代,我们以拥有多少来衡量自己、来被衡量,完全忘了自己真正是谁。结果是我们变得如此无聊、老套,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虚幻的目标。
       试想在一个只有汉堡包出售的村庄里,你只需要进一家商店就足够了。人类正变得非常无趣。如果只是无趣倒也罢了,但我们还很痛苦。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变得如此无趣,而是恰恰相反,我们都愿意认为自己很特别。我们衡量自己有多么特别的方式是,谁有最快的跑车,或者谁有最多的财富和最高的权力。 
       相比之下,皈依佛基本上是意味着接受真实的自己,并把我们的本性看作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试想这会从多大程度上把你从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假设、希望和恐惧中解放出来,诸如希望被某个派对、晚宴或俱乐部接纳,或者害怕不被接纳。我不知道你们之中是否有人曾经在上海或北京的街道上徘徊,哪怕只有一次,只是做你自己,不被你拥有多少、和谁交往、有什么样的朋友衡量,而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人。或许你应该那样尝试一次,即使只是偶尔几个小时。也许你会看到很多漂亮的事物,因为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被希望和恐惧过滤过了的。甚至梳头或者不梳头也是因为希望和恐惧才做的。
       所有因为这样的衡量而导致的压抑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压力太大,无论多少SPA和按摩都没用。人们甚至都不性感也不优雅,因为他们如此傲慢、僵硬,一点儿也不放松。不知道自己漂亮的女孩子是最漂亮的。从那些持续紧张、担心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的大牌模特儿或影星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魅力和雅致。事实上,看着她们的时候,我们自己甚至也会紧张起来。
以我自己为例,作为一位仁波切、一位受到广泛尊敬的著名上师的转世,几乎所有的时候,我都生活和运转在伪善的世界里。我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我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所有这些我最终都不会表达,因为有些来自社会的压力,要我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出现。
皈依法意味着接受真理。每个人都想要健康、富有和幸福。如果接受“无论怎么努力我们都一定会生病、死去、并把所有财富留在身后”这个真理,我们就不会因为想要储蓄和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而变得这么紧张。如果接受“我们是绝对孤独的”这一真理,我们就不会参加这么多的社交活动,因为那没有意义。当你和一整桌的人交流时,每个人却都是个体。没有人知道坐在旁边的人在想什么、忙什么或者隐藏什么。在一个像波音那样的大公司里做CEO的人,或许从不会想到死亡可能在任何时候来临,或者自己最爱的孩子头部可能正在长脑瘤。他们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出车祸,然后余生都会坐在轮椅里,错过朋友们举行的所有聚会。
       但当一件好的事情发生时,像中了彩票、和好友相遇、生意上的成功等,我们也从未真正知道如何去珍视它。我们会立刻生起贪心,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如何投资以得到更多,如何掠夺更多,或者如何诱惑某个朋友。
       做一个精神性的人意味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真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无法自拔或太过慌乱、歇斯底里。这是皈依佛、法和僧本质上的含义。当然,为了加强皈依这样一种修行,有一个佛堂、有一尊佛像、去到寺庙,或者念诵皈依的偈颂,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和方法忆念佛法僧,总是有所助益的。即使是在舞池里跳舞的时候,也没有理由不能忆念佛法僧。

3.为了修行,我们是否必须放弃生活中所有的享受?
       首先,重要的是要真正知道,我们所说的“享受”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说到享受,我们在享受的是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吗?例如,我们过去喜爱沙做的城堡、小玩具车、芭比娃娃,但或许如今不再喜爱了。所以我们曾经喜爱过现在不再喜爱的,现在也喜爱着一些过去未曾喜爱的;同样,现在我们所喜爱的,或许将来不会再喜爱。
       我们也不知道,现在所喜爱的将来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各种问题。比如,我们可能爱吃冰淇淋,但那对我们好吗?我们可能爱吃油炸食品,但那会让我们患上高血压,进而缩短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我们的死亡。
      ,,让我们被判刑。所以,在回答“为了修行佛法,我们是否必须放弃享受”这个问题前,重要的是,先问一问“什么是享受”?那些我们认为是享受的事物,它们真的是享受吗?如果是的话,可持续多久?代价是什么?这些是应该问自己的重要的问题。
       经常,我们努力工作十一个月,然后去夏威夷休息一个月。目前的世界就是因我们的贪心而被设计成这样。我们这么努力地工作,以便可以过个开心的周末。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时,我们做的很多事真的很荒谬。
       我们是否喜欢有一辆闪亮的车子,然后不断地担心它被撞到、擦到或者被偷掉?我们是否为了漂亮的外表,而去经受不吃饭以及锻炼等等那些持续的苦楚?
       另一方面,如果享受是拥有简单的生活、健康的身体、足够的食物、居所,或者一个伴侣,那么不是一定要你放弃那些。为了修行佛法,你不必放弃任何真正的享受。事实上,是精神之道让你更加享受生活。它甚至教你如何庄重地、恰到好处地以及经济地享受更多。
       事实上,不仅教你如何自己过得快乐,与此同时不给他人带来伤害,甚至让他人也能享受自己的生活。例如,布施是一个教授的、重点强调的方法,在中国也被普遍修持。在中国人们有着布施这样一个好习惯。
       如果你不是为了作秀或者攀比,而是出自真诚的善意赠予某人一块钱,我们可能认为这会让接受者开心。但是别忘了,作为赠予者,这多半会让我们自己开心,因为能够帮助别人、改变别人的生活会给我们带来如此奇妙的感受。你那一块钱可能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让赠予者多么开心。
       你可以自己试试看,当你给予时,仅是那个给予的行动是否就会瞬间给你带来快乐?当然,当你看到接受者的笑脸,你会有更多的快乐,因为当他们开心的时候,你会更加开心。
所以,如果从所有这些角度去思考,你会明白,一点儿也不是一条要抛弃欢乐和享受的路径。相反地,它真的是种让自己过得快乐的聪明的方法。
所以作为一个的追随者,并不是不能参加派对,也不一定必须吃廉价的、不好的食物。苦行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4.所以看电视、电影、读小说是OK的吗?还是说这样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登记了参加闭关或者强化学习的课程,那么是的,在此期间你可能不应该看电视或者读小说。但总的说来,如果你剥夺了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权利,最终你可能会便秘——既是比喻也是字面意义那样。所以我不强调放弃这些,除非你想要成为苦行僧,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能力这样做。
       告诉他的弟子们,佛法修行应该像是弹琴——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我见过以不沉迷娱乐为傲的人,他们充满了傲慢与优越感;我也遇见过让自己的生命在看电视和读小说中消逝的人,但他们善良、慷慨,并且始终为没有实修而感到愧疚。相较之下,我几乎是更喜欢第二种人。

5.如何看待世俗的成就?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或方式来对待财富?
       问题并不在于财富或者世俗的成功本身,那些从来都不是问题,对财富和成功的贪婪与执着才是问题。如果你对财富和成功有很大执着,那么不管拥有多少,你总会认为还不够。执着的心识就是这样运转的。
       所以,并不把金钱、权力、职位、好车、劳力士手表或者镶金的牙齿看作问题。事实上,如果你想把自己嘴里二十八颗牙全镶成金的,也不反对。反对的是对那些的执着。
       也许有人追求世俗的成功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获得越多世俗的成功与收益越好。但是,这种情况下必须谨慎,因为世俗的成功和收益有时非常容易让人沉醉。可能一开始你有着帮助人们的良好意愿,结果却渐渐沉迷于世俗成功的游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就不是你在控制世间的事,而是它们控制了你。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