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愈原因多,您知道怎么治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13:39:33

小编导读

咳嗽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疾病。从患病人群来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啼哭婴儿,都会犯咳嗽;从患病原因来看,有感冒引起的咳嗽、有寒冷刺激引起的咳嗽、有咽炎引起的咳嗽、有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不同原因的咳嗽,治法不同。尤其对于久咳不愈之人,更是一种折磨,又该如何治疗呢?因此,小编今天就带您瞧瞧如何辨治久咳。


久咳少涉外感咳,肺失宣肃气阴虚;

干咳少痰润肺金,但见痰咳先理脾。

辨治述要

咳嗽为肺宣肃失常的临床表现,常与咳痰并见。汉代之前论咳嗽与“上气”并称,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燥邪、暑湿等外邪犯肺,致肺气宣肃;内伤咳嗽多久咳不愈,与肺脾虚有关,咳嗽重者可与喘并见。咳嗽病在肺,但也与其他脏腑有关,《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如脾湿犯肺见脾湿咳,心损及肺可见心咳(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火犯肺也见肝火咳,肾虚饮犯动隔见肾咳。久咳不止,无痰喘者多与外感无关,属内伤咳嗽。治内伤咳嗽也有虚实之辨。干咳少痰者,多为肺阴亏虚,肺金失于温润,治宜温润肺金、宣肃肺气;咳嗽见痰者,当先治脾,健脾宣肺、化痰止咳;咳引胁痛者,先平肝,泻肝火而止咳。

临床验案
1.肺肾两虚,肺失宣肃咳嗽案

张某,女,65岁,陕西省户县白庙人。2013年11月16日初诊。

主诉:晨起咳嗽10余年,冬季加重。

现病史:10年来反复出现晨起咳嗽,冬季加重,常服西药(具体不详)及中成药未见好转。近期咳嗽明显,偶有白痰、胸闷、气短、活动剧烈则微喘,无心慌,双下肢困倦。胸X线片报告:支气管炎,肺气肿。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滑。

诊断:内伤咳嗽(①支气管炎;②肺气肿)。

辨证:肺肾两虚,肺失宣肃。

治法:滋肺益肾,止咳化痰。

方药:太子参15g,黄精15g,地骨皮15g,桑白皮15g,紫菀10g,款冬花12g,杏仁10g,百部10g,五味子15g,蛤蚧1对,白果10g,炙甘草6g。7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11月30日):咳嗽明显好转,偶有少量白痰,胸闷、气短减轻,双下肢困倦减轻,偶有胃脘凉感,食后饱胀,舌红,苔白,脉细。调整方药:上方去黄精、白果;加红景天15g,高良姜12g,香附10g,沉香4g(后下)。12剂。水煎,早晚服。

三诊(12月14日):咳嗽停止,胸闷减轻,偶尔气短,食后饱胀消失,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去高良姜、香附。6剂。巩固疗效。

2.肺阴不足,痰滞肺络咳嗽案

王某,女,78岁,陕西省咸阳市某厂退休职工。2012年10月17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咳嗽3年,加重1月。

现病史:3年来每遇寒、油烟,或劳累后出现咳嗽,自服止咳药(药名不详)效果不佳。现症见:阵发性咳嗽,咯白黏痰,咽痒,夜间加重,咳时伴胸部不适,咽干,口干思饮,烦躁易怒,时时欲哭,饮食正常,二便正常,夜寐差。舌红,苔白腻,脉虚滑。

诊断:内伤咳嗽(刺激性咳嗽)。

辨证:气阴不足,痰滞肺络。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止咳。

方药:生晒参10g,乌梅30g,沙参15g,五味子15g,瓜蒌12g,川贝母5g(研冲),前胡20g,紫菀10g,款冬花10g,蝉衣4g,合欢皮20g,炙甘草5g。7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10月25日):服上药后咳嗽减轻。现症见咳嗽,咽喉不利,有白黏痰,咽痒,咽干,口干思饮,烦躁易怒,饮食正常,睡眠可。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调整方药:

生晒参10g,沙参15g,乌梅20g,五味子15g,川贝母5g(研冲),蝉衣3g,杏仁12g,紫菀10g,款冬花10g,旋覆花10g(包煎),炙甘草5g。6剂。水煎,早晚服。

三诊(12月21日):患者诉服上药后咳嗽停止,黏痰消失,口干咽燥减轻。

3.肺阴不足,痰气交阻咳嗽案

李某,女,68岁,住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区。2012年10月30日初诊。

主诉:咳嗽4月。

现病史:4月来咳嗽不止,咽干作痒,咽部常有异物感,少痰,每日晨起及睡前咳嗽加重。舌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内伤咳嗽(慢性咽炎)。

辨证:肺阴不足,痰气交阻。

治法:滋养肺阴,疏理痰气。

方药:沙参15g,麦冬10g,半夏10g,厚朴10g,苏叶10g,瓜蒌12g,浙贝母12g,紫菀10g,款冬花10g,蝉衣4g,枇杷叶10g,炙甘草6g。6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11月7日):服上药4剂后,咳嗽及咽部不适消失。

4.肺气虚寒,痰气阻肺案

姜某,女,45岁,陕西省咸阳市某超市员工。2010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咳嗽伴胸闷气憋2周余。

现病史:2周前咳嗽,少量白痰,胸闷气憋,体温38℃左右,在咸阳市某医院诊断为支原体感染,住院西药(药名不详)治疗10天,出院后体温午后37.5℃左右,中医药治疗效果不显,仍干咳不止,偶尔有少量白痰,手足不温,食欲不振,胸闷气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诊断:咳嗽(支原体感染)。

辨证:肺气虚寒,痰气阻肺。

治法:温润肺寒,开气化痰。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五味子15g,干姜10g,细辛5g,茯苓15g,枳壳15g,苏子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白前10g,蝉衣6g,白果10g,全蝎3g(研冲),炙甘草6g。7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9月20日):咳嗽大减,仅晨起干咳几声,胸闷气憋消失,体温正常,手足仍不温,食欲增强,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守法治疗,调整方药:

五味子15g,干姜10g,细辛4g,茯苓15g,生晒参10g,乌梅15g,紫菀10g,款冬花10g,蝉衣6g,石菖蒲5g,炙甘草6g。6剂。水煎,早晚服。

10月5日电话告知:咳嗽痊愈,体温正常。

5.肝火犯肺咳嗽案

王某,男,48岁,陕西省淳化县城关镇人。2011年5月10日初诊。

主诉:咳嗽6月,伴胸胁胀满,咯黄痰。

现病史:6月前因经营失利,心情郁闷,烦躁,焦虑;继而阵发性呛咳不止,气上逆,晨起有少量黄痰,咯之不出,胸胁胀痛,面红睑肿。多处诊治,咳嗽不减,咽干,失眠夜惊,胸X片正常,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内伤咳嗽(支气管炎)。

辨证:肝郁化火,木火刑金。

治法:清泻肝火,肃肺止咳。

方药:青黛5g(冲服),海15g(包煎),瓜蒌12g,栀子10g,黄芩10g,桔梗12g,桑白皮15g,川贝母5g(研冲),天竺黄6g,炙百部10g,杏仁10g,炙甘草6g。7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5月17日):咳嗽明显减轻,痰少,烦躁易怒好转,胸胁胀消失,但仍失眠多梦,时有梦中惊醒,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上方去黄芩、炙百部、杏仁;加合欢皮30g,石菖蒲10g,远志6g,珍珠母30g(先煎)。7剂。水煎,早晚服。

三诊(5月24日):咳嗽未出现,仍有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虚弦。转用交泰丸加味治失眠。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志宏,宇文亚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微信号zhongyichuban)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


新媒体编辑:王海星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往期精彩内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