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虾蜕壳实战论对虾偷死:长期蜕壳不遂的虾一定会引起偷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30 22:06:08

南美白对虾养殖,这几年深受EMS早期偷死症的困扰。从南到北,从国内到东南亚,整个白虾养殖行业谈“偷死”色变。偷死的原因众说纷纭,从弧菌到藻毒、到种苗、到微孢子虫等等,各类专家各有各的描述。笔者作为水产一线工作者,没有条件去实验室检测,只能从偷死病症的实践跟踪来做研究,探寻偷死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先说几个市场上经常遇到的案例:


案例一:同批苗同时放苗,同一个人管理,一池偷死另一池没事,为什么?——值得研究探讨。


案例二:同批苗同时放苗,同一个人管理,在都不发病的情况下,一池比另一池虾大非常多,为什么?——除了水质底质差别,是不是还有其它原因我们忽略了?


案例三:同一池同一批苗,经常出现大的30条,小的却只有100条的情况,为什么?——除了养殖密度、投料等管理外,是不是还有其它方面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案例四:养殖户放苗几十万,到抓虾只有十几万,成活率不到50%,但是,全过程没有任何病害任何意外,放苗时苗种是足量的,那么这些不见的虾是怎么死的?何时不见的?


其实,这几个案例都是和白虾蜕壳有关。下文将讲解这几个案例的详细答案。


认识白虾蜕壳过程


1、对虾的寿命不过1~2年,其间需蜕壳约50次。从无节幼体发育到仔虾要蜕皮12次,从仔虾到幼虾要蜕壳14-22次,幼虾到成虾还要蜕壳18次。对虾的蜕壳,和潮汐农历息息相关(比如初一十五整体蜕壳),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蜕壳(比如下雨、换水、药刺激等)。每一次的蜕壳,目的都是为了生长。但是,每一次的蜕壳,因为各种原因,蜕壳过程不一定顺利,结果也不一定是生长。在对虾短暂的生命中,每一次蜕壳都是一个管理的关键点,做好每次蜕壳期的管理,对养殖成功与否的关系非常非常大。


2、每次对虾蜕壳前,在条件成熟时,已经在旧壳里面形成一层新壳。蜕壳时,旧壳破裂,虾弹动身体自旧壳中蜕出,此过程只有几秒或数分钟。蜕壳时间一般是深夜或者凌晨,蜕壳后的虾新壳很软有弹性,需要从水体大量吸收水份,以使新壳充分伸展至最大尺度(生长)。新壳达到最大尺度后的虾,需要从水体大量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以使新壳硬化。


蜕壳过程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有太多的养殖户对此过程的不了解,造成了很多的误区和浪费。常见误区有以下几点:


1、认为虾补钙是靠内服,其实对虾补钙是靠外泼,新壳硬化的过程中钙质是从水体中吸取的。当然内服钙质不是没有用处,这在下文解释内服钙质的意义。


2、看到池塘虾壳很多,才去补钙外泼。其实补钙是需要提前使用的,等看到虾壳的时候,蜕壳已经结束了,这时候补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正常的做法是要提前,比如初一十五大蜕壳时间,补钙外泼的正确做法是提前1-2天。


3、补钙外泼时间如果安排在白天早上8点-9点,那么到深夜对虾需要钙质的时候,这些产品的钙质早已失效。其实补钙外泼的时间最好是晚上天黑后,也不能太晚,因为养殖密度大,需要提前准备钙质。


4、蜕壳期间,白虾的吃料肯定会有所下降。而且在此过程中,溶解氧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池底溶解氧不足,白虾的蜕壳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特别在明显的蜕壳周期,要控制投料,多开增氧机,提前使用底改和增氧剂改善底质,促进蜕壳顺利。


这些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意义,我们只有理解了对虾的蜕壳过程,才能针对性的加强补充钙质和微量元素,真正做到节约成本和药品起到作用。


随着养殖的持续进行,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种苗退化、大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对虾的难蜕壳、不蜕壳的问题越来越多,蜕壳不遂的危害远远超乎了大家的想象,下面带大家认识蜕壳不遂。


蜕壳不遂的外观表现


1、虾体外壳发黑(绿),不透明。正常虾为玻璃色。(如图所示,重要判断标准)

▲左图蜕壳不遂,右图正常蜕壳。


2、吃料相对慢,加不上料。虾生长速度很慢。


3、大蜕壳期(初一、十五前后)水体表面和料台看不到虾壳。


4、头甲很硬而尾甲很软,前后不一致。即尾甲已蜕壳,而头甲没有。


5、双层壳:即剥开外层虾壳可发现还有一层软壳。


6、虾体表面粘稠,不光滑。


蜕壳不遂的危害


1、生长缓慢:前面已经说过,虾如果要生长,必须要经过蜕壳,如果长期蜕壳不遂,虾必然长得慢。前文提到的案例二和案例三,同等条件下(不同等情况本文不分析),出现大小差异,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相对小的虾必然是发黑(绿)的,而相对大的虾是相对玻璃色透明的。笔者走过的塘口证明:只要出现不同塘口同时间放苗,都不发病的情况下,2塘对虾大小差异过大时,100%都是因为蜕壳不遂引起。


2、吃料相对慢,加不上料:既然长得慢,那么饲料自然吃得少。


3、体质下降:蜕壳是对虾的生理反应,是一段时间必须经历的。如果蜕不了壳,对虾必然出现吃料减少、体质下降的情况。如果长时间蜕不了壳,必然出现各种病害。


4、长期蜕壳不遂引起偷死:偷死的原因众说纷纭,请看偷死和蜕壳不遂有关的分析如下,请各位实践认证和思考:


①每次偷死发病的时间都是在蜕壳期前后,偷死一段时间后好转,再次复发,而复发的时间也一定是在蜕壳期前后。


②前文提到的案例四,无病无灾,为什么虾不见了呢?原因就是蜕壳期间,因为软壳还未硬化的虾被其它虾吃了,或者蜕壳不遂死在池塘底部,在无病无灾一切正常的时候,这样产生的死虾很少是看不到的。但是因为虾入池到卖虾,蜕壳最少十几次,每次死掉一部分,比如每次蜕壳期间死掉2%(2%的死虾还不够98%的活虾吃),但是到抓虾时,成活率就只剩下不到8成。这就是前文案例四的答案。蜕壳不遂长期并且严重的情况下,死虾的比例大大上升,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偷死的症状。


③偷死在行业内大部分人认为是由弧菌引起,如果蜕壳正常顺利,那么弧菌也会随着旧壳脱离一部分,能够减少弧菌的感染率。反之,如果长期蜕壳不遂,弧菌感染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也就加大了弧菌的感染机率。对虾蜕壳是正常的生理周期,是生长的必然阶段。长期蜕壳不遂会引起对虾体质和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感染各类病菌的机率大大增加。


蜕壳不遂的根本原因


1、种质下降:2011年之前,偷死病很少听见,蜕壳不遂(虾发黑发绿)的情况很少看到。而近几年,蜕壳不遂现象越来越多。笔者认为:造成蜕壳不遂的最大内因,就是整个行业种苗质量下降,体质的先天不足。


2、水体富营养化:在水体大环境日益污染的今天,自放苗开始,每个池塘的水质都是富营养化的。举例来说:高位池抽取地下过滤海水,根本不用施肥,几天后池塘就是非常肥,这就是环境富营养化的具体表现!对虾蜕壳过程需要干净的水体环境,为什么呢?通俗一点说:如果虾壳粘附的有机物(或者脏东西)越多,虾壳就越粘,是不是对虾蜕壳就越困难?反之,水体越干净,虾壳就越干净,自然蜕壳过程对虾花费的力气就小些,过程也就更顺利些。水体富营养化的意思就是水体当中的有机物过多,这也是造成蜕壳不遂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外因。


另外,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水体的藻类品种失衡,往往是蓝藻、金藻、裸藻、甲藻、裸甲藻等有害藻类为主,这也就是众多专家说的“藻毒”,其实根源都在于水体大环境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


3、高密度养殖:在追求产量、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给本身池塘水体带来了太大的压力。特别是高位池养殖,可以说发展到了掠夺式的病态模式。在密度加大的同时,不仅带来了水体环境的进一步富营养化,同时也造成了对虾蜕壳期间无处可躲。大家都知道,甲壳类动物最明显的是螃蟹,每次蜕壳是需要躲到安全处开始蜕壳(比如水草)。但是,在养殖密度太大的情况下,对虾每次的蜕壳都无法找到安全处,这样蜕壳每次都难以顺利进行。也正因此,越是高密度,偷死越厉害;越是高位池,偷死的时间越早。


高密度养殖还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水体钙质和微量元素不足。因为高密度,池塘水体自身的钙镁等微量元素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一旦出现人为管理不足,极易出现软壳、蜕壳不遂等病害。


4、营养不足:对虾养殖发展到今天,竞争激烈,价格战层出不穷。很多养殖户也过于追求价格低廉的饲料,忽视了内在质量的刚性要求。笔者毫不客气地讲:价格战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虾,其次就是养殖户!一分钱一分货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利润。因此,选择高质高效的饲料,满足对虾的正常营养需求,也是预防蜕壳不遂的关键点。另外,高密度养殖也是造成营养不足的重要原因。营养不足的后果就是对虾体质体力不足,在蜕壳期没有那么多力气来蜕壳,长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5、其它:天气、日常管理等,这些因人而异,都不是根本原因,这里不再详细讨论。但是,请大家记住:前面4点才是造成蜕壳不遂的根本原因!


蜕壳不遂的预防措施


1、优质种苗:这个不需要多说,苗好。体质先天好,自然蜕壳顺利,长得快。


2、蓄水池加过滤池:设立蓄水池加过滤池的原因就是大环境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在经过蓄水池沉淀、过滤池过滤后,再抽入池塘,能大大提高养殖成功率。当然,受制于池塘租金、养殖户观念等问题,笔者塘头推广15年,应者寥寥。其实,笔者认为:外环境的污染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改善自己塘口的水质条件。通过蓄水加过滤处理过的水,不仅去除了大部分有毒因子和多余的有机物,而且可以把水色在蓄水池中调理成我们想要的颜色,再抽入池塘,这样大大降低了换水加水产生的应激。近几年,循环水养殖模式兴起,就是以水源的可控为目的。循环水的处理系统太过昂贵,我们设立蓄水加过滤的方法,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提醒:光有蓄水池是不够的,必须再经过过滤才能达到效果。


3、回归生态养殖:过度追求高密度高效益,已经证明是不科学、无法长远发展的。过度的、掠夺式的发展,大自然一定会给我们人类相应的处罚。适当密度、优质种苗的鱼虾混养,在这几年是整个行业倡导的方向。


4、加强管理,特别重视溶解氧:溶解氧对于水产动物至关重要,关系到养殖的各个环节,也是对虾体质的保障之一。在走访的塘口中,太多的养殖户,在苗期,增氧机基本不开;在晴天中午,认为氧气充足不用开;在雨水台风天气,认为不会缺氧不用开;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也是最常见的错误认识。


5、加强营养性内服:长期拌料粤海601(乳酸菌)加活性酵母加对虾多维,调理肠道健康、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以使蜕壳顺利。


蜕壳不遂的预防绝招(原创)


在前述根本原因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笔者研究蜕壳不遂6年,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内服含蜕皮激素成分的药品比如离子钙(液体)。具体各个阶段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样的:


1、苗期1-3公分:因这时期蜕壳频繁,每天拌料至少一餐。


2、幼虾3-5公分:这时候蜕壳周期拉长,每7天(根据农历大潮、小潮)拌料一次,每次连续2-6餐。


3、中虾5公分以后:每月2次预防拌料,大家都知道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是大蜕壳时间,那么提前1-2天即每月的农历13、26的时候,连续拌料2-6餐。


4、注意事项:大虾蜕壳周期是比较长的,一旦虾大于5公分,千万不可天天拌料离子钙等含蜕皮激素产品,以防出现应激性蜕壳和对虾永远长不大等问题。


5、效果检验:


①前文的案例二,同时放苗2个塘口差别很大,我都是这样处理,一般2个周期下来,2个塘口的虾就基本大小一致了。


②实验:同时放苗的2个塘口,在刚放苗时,一口拌料,另一口不拌,其余管理都一样。夏天7天,冬棚15天,即可看到2个池塘的明显大小区别,有拌服离子钙等含蜕皮激素产品的池塘,肉眼可见明显比没拌的池塘个体大非常多。有兴趣有疑问的养殖户朋友可以自己实验。


③体色验证:前文说过,正常的虾体色应该是透明玻璃色,蜕壳不遂的虾体色是发黑或者发绿。在处理前后,可以从体色上得到验证。正常使用后,从体色上就能明显看到50%左右的虾蜕壳成功。


6、其它配套措施:


①、蜕壳期,补充钙质:应激固壳素1包用2-3亩。


②、蜕壳期,软体虾体质脆弱,增氧机配合多开。


③、蜕壳期,增强体质:有机酸解毒灵1瓶用1-2亩×1米水位或者解毒应激灵1包用1-2亩×1米水位。


蜕壳不遂的治疗


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很晚才发现自己的虾蜕壳不遂时。:


落水草50g 龙胆150g 泽泻100g 夏枯草100g 筋骨草150g 酵母50g,每公斤饲料1-2克(按此方,每方药剂拌料250-500公斤饲料)


此方注意事项:


1、此方一旦内服,即使不是蜕壳期,99%以上的虾会强制蜕壳,有可能会产生应激性蜕壳。


2、对虾一旦蜕壳,对溶解氧的要求特别高,一定要保证溶解氧的充足,防止缺氧。并且,同时要做好抗应激解毒工作!


3、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此方,效果好往往意味着副作用也大。


4、此方绝不可长期内服,否则将出现对虾永远长不大的后遗症!


蜕壳问题总结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料台的作用不仅仅是看料有没有吃完而已。我们在看料台的时候,还要观察虾的体色体质。当然,有个概念需要注意:偷死的虾不一定都是蜕壳不遂引起的;但是,长期蜕壳不遂的虾一定会引起偷死,这是笔者一线走访得来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蜕壳期是虾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管理关键点,必须要重视,并且针对性的管理到位,这才是本文所强调的核心。



作者原创声明:本文所有文字和图片均由本人原创,此前曾有部分在网上发表并被其他媒体转载。如有媒体转载本文或借用照片,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转载声明

本文为农财宝典独家约稿,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篇尾注明:

1.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2.作者:福建粤海饲料有限公司 罗后兵;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新刊速递

农财宝典8月刊将关注新晋连锁渔药企业的生存现状,敬请关注。




宝典君期待您的精彩评论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