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个好木匠,却怎奈投错了胎当了大明的皇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29 20:45:21

明代的皇帝多是有个性的

有的先和尚后皇帝

有的先皇帝后和尚

有的二十多年都不上朝值班

有的觉得当皇帝不过瘾

自封为大将军,开酒楼卖猪肉

还有的就是当皇帝极不称职

却是一个出色木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朱由校,有明一代第十五任天子

庙号为明熹宗

“熹”宗原本是“嬉”

但堂堂皇帝怎能以嬉戏为荣

因此,就改成了“熹”

遍查中国二十四史上的皇帝

似乎也只有他得了这个“熹”字

“熹”字本有光明的含义

但对他来说

却是“熹微,日欲暮也”

是明朝垂亡的象征



明熹宗其全称应是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张文襄武靖穆庄勤皇帝

这样的称号可以说是集所有褒词于一体了

只可惜名不副实

对他而言反而成了绝大的讽刺

他年号天启,而“天启”二字出自《左传》

意为“天开辟了统治者之道”

想到大明在他身后不久即亡

这样的年号同样徒令后人耻笑而已

朱由校通共在位七年

即自公元1620年至公元1627年

也就是泰昌元年九月初至天启七年八月底


明熹宗朱由校被人称为“木匠皇帝”

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文化、不懂治国

另一方面

却也不排除清朝统治者别有用心的丑化

目的自然在于

贬低前朝皇帝以反衬出满族皇帝的“英明”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在治国方面平庸无为的明熹宗

不仅喜好木匠活,而且技术非常了得


如前所述,明熹宗之所以喜好木匠活

是因为他几乎没受过教育

对于一个近于文盲而又身份特殊的人来说

没有花天酒地、荒淫无度

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当上了皇帝之后

朱由校成天都忙着做些什么呢? 

就现有的史料来看

他资质聪明,秉性也并不暴虐

比起南朝齐废帝东昏侯等人来

是好得太多了

跟他父亲不同

朱由校不好女色

原因大概有二

一是他实在太醉心于当他的木匠

二是怕后妃烦絮

传说中他显得比较奢侈的做法

派人从云南飞马传送来他最爱吃的

云南名产“鸡枞”

(真菌的一种,菌盖圆锥型,

,熟时微黄色,可以吃)

每年雨季一到,

就有皇上的亲信大臣专门到云南做好安排

每天将现采集的新鲜“鸡枞”收在一起

有专人通过各地的驿站

飞马向京中传送

如此一来,大有唐时杨贵妃为吃鲜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

却不知跑死多少马的意味


但最有意思的是

如果生在现代

他很可能成为一位科学家

在木工技艺方面

明熹宗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颇符合今日科技创新之要求

据说,当时匠人制造的床具极其笨重

需要十几人才能搬动

不仅用料费,而且样式也极其普通



明熹宗便自己琢磨

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

用一年多工夫造出了一张床

不仅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

而且床架上还雕有各种花纹

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

故宫黄花梨折叠床

朱由校可以说自幼便有木匠的天份

他不仅经常沉迷于

刀锯斧凿和油漆的木匠活之中

而且技巧娴熟

一般的能工巧匠只能望尘莫及

据说

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

亭台楼榭,他都能够做出来

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

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

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亲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

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据《先拨志》载:

“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

“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朱由校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

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

极具神态,不仅五官四肢

无不备具,而且动作亦惟妙惟肖

朱由校还曾派内监把他的作品拿到市面上去出售

世人都以重价购买

朱由校更加高兴

做木工往往到下半夜也不休息

并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


明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

从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动手

并喜欢创造新花样

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

明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

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

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

雕刻着《寒雀争梅图》

形象极其逼真

《明宫杂咏》上有诗吟道:

“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

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明天启 罩金漆「唐玄宗游月宫图」委角方盘

明熹宗还自己做水傀儡的木人与戏台

他做的木人约高二尺

有双臂但无腿足

上涂五色油漆

彩画如生

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均安一榫卯

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

另外,有一个用大木头凿成的

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

上面添水七分满

水内放有活鱼、蟹虾

水藻之类的海货

使之浮于水面

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

周围用纱围成屏幕

竹板设在围屏下,游移拽动

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

在屏幕的后面

有一艺人随剧情用竹片将小木人托浮水上

游斗玩耍,并伴有鼓声喧哗


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

《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

《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

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

明熹宗不仅做得如醉如痴

看得也是如醉如痴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冻

冰不仅厚而且滑

明熹宗便命令一群太监随他一起玩冰戏

他亲自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小拖床

床面小巧玲珑,仅容一人

涂红漆,上有一顶篷

周围以红绸缎为栏

前后都设有挂绳的小钩

明熹宗往往坐在拖床上

让太监们拉引绳子

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绳牵引

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导

另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

三面用力,拖床行进速度极快

瞬息之间就可往返数里


明熹宗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喷泉

宫中的人都叫这种喷泉为铜缸水戏

这在当时可是天下一绝

那时宫中都用铜缸或是木桶盛水饮用

他就在这些盛水的容器下方凿一个小孔

在里面设置机关,机关一操作

缸中的水就能飞散出来

有时泻如瀑布,有时又散若飞雪

最后变成一根玉柱

击打着放在缸外面的许多小木球

木球浮在水尖上,

随着水的喷吐而跳跃不已

久久不息

每当玩这个游戏时

明熹宗都要和他的嫔妃们一起在旁边观赏

随侍的妃子和宫女都拍手赞叹

对皇帝钦佩不已

这大概是明熹宗最高兴最得意的时候


明熹宗还想做一个出色的建筑师

可做皇长孙的时候

因为不受重视

万历皇帝自然不可能

给他一座不相干的宫殿拆了重造

一登九五,富有四海,始得大显身手

他孜孜不倦,“膳饮亦忘”

由此可见其创造欲的旺盛

同时这对他来说

也是“学以致用”

他曾经在宫中仿照乾清宫的样式

做了一座微缩模型宫殿

高不过三四尺

但其中曲折微妙,巧夺天工



后来他终于在现实中过了一把建筑师的瘾

天启五六年间

朝廷对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

三座主殿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



明熹宗在工程中大显身手

从起柱到上梁,再到外部装饰

他都亲临现场,仔细指导

高兴了还会当场脱掉外衣,卷起袖子

和工匠们一起大干一场

有时他心血来潮

在宫中兴建一些小巧别致的房屋

内设精密的机关。

建成后他总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自己的作品很是得意

找来身边所有的人一起欣赏

时间一长,他的兴趣过去了

就派人即刻毁掉

再重新建造别的花样

他总是在建了拆、拆了建中玩得乐此不疲

有一次他竟然做了个花园

里面有路可以走人,水可以流动

鸟在里面还可以唱歌


除木工活外,明熹宗还喜欢踢球,

常与太监在长乐宫踢球取乐

明熹宗觉着玩起来不过瘾

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

明熹宗也喜欢雕刻

他擅长雕琢玉石,作品颇为精巧

他曾经赐给客氏、魏忠贤二人金印

各重三百两

魏忠贤的印中

刻有“钦赐顾命元臣”数字

客氏的印中

刻有“钦赐奉圣夫人”数字

明熹宗经常刻制玉石

时常随刻随赐给身边的宫女太监

不计其数

明天启 朱黑漆彩绘描金人物纹箱座书橱


明万历 缠莲八宝纹彩金象描金紫漆大箱


明熹宗曾经在懋勤殿里

设置了一个四周封闭的隧道

让戏班子在大殿中的隧道里面演戏

有一次演《金牌记》

(即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故事)

到《疯僧骂秦桧》一出时

魏忠贤因面子上已经有些挂不住

起身离开

明熹宗心中明白

外面的百姓都将魏忠贤比作秦桧

他故意命戏子先停下来

派人去找魏忠贤,

一定要让他到场再演

还是客氏求情才作罢

看来明熹宗这人也不是真的糊涂

不过只要魏忠贤不危及到他的皇位

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到了觉得看戏不能尽兴的时候

明熹宗还带着太监们亲自登台

演宋太祖雪夜里访赵普的故事

他亲自扮演宋太祖赵匡胤

虽然是夏天

也模仿戏中人物穿着皮裘,以此为乐


| 来源:明清家具研习社 |

|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 |



邯郸房产信息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