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 视频 喻建十 · 国画技法讲座[1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13 22:27:35



中国书画报 书画课堂

喻建十 国画技法讲座

[第十一讲] 山石表现的若干对比关系(上)


主讲人:

喻建十,天津美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系教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




  
谁家亭子傍西湾   喻建十作


  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创作过程,是一个为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而进行人为地制造矛盾、扩大矛盾、协调矛盾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地方需要增强对比,有些地方则需要弱化对比,通过协调这些对比关系最后达到整体的和谐,这个协调矛盾的过程对于我们学画者是很关键的。古人创造的太极图全面而深刻地解释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规律,即两个矛盾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和谐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相生,缺一不可。同样,山水画的种种技法要求也无一例外地都遵循着这种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规律。如干湿、浓淡、长短、曲直、疏密、方圆、提按等等对比词汇,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对这些对比概念掌握得越多,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就越多,越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山水画学习的理解。如果将这些词汇归类为构图、笔墨技巧两个方面分别加以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

  一些人在绘画时,总想在一张画面中表现出他所掌握的所有技能技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有取舍、有重点。比如画同样一个素材,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段,多次进行表现,一次分别随机选取构图的一到两个词组和笔墨技巧的一到两个词组,不要选太多,否则重点就不突出了。如我们画悬崖边上挺拔峭立的松树,构图方面可以选大小、正斜两组表现手段,笔墨可以用干湿、快慢。画完之后,再随机选另外一组表现手段继续画。同样的素材反复用几组表现手段加以表现,就容易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掌握好山石表现的基本对比关系,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线条方向的对比。山水画虽有面皴、线皴之分,但面皴的时候也需要用线条勾勒来进行框架的约束。线条方向的对比包括正斜、纵横、长短等。在现实中,一定范围内的山石是具有同一性的,否则就违背了自然的生成规律,如火成岩、沉积岩和喀斯特地貌等,我们在进行绘画表现的时候就要关注到这种同一性。但如果太强调同一性,势必会出现千篇一律、单调寡味的倾向,这就需要我们在参照现实样态的基础上,根据画面的具体构成需要,按照艺术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行带有一定主观臆造色彩的重组加工。


  在写生或创作的时候,中国画并不强调“对景写生”,而是强调“对景创作”,目的就是要避免过分的同一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物象是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但不一定都是符合艺术规律和画面要求的,也不一定都是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加工、取舍和强化,比如进行线条方向的对比,通过充分利用线条组合上的变化来实现。清代渐江学的是元代倪云林的山水画法,但他作品中的线条比倪云林的更清冷,理性色彩更浓,在表现方法上他加强了线条的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倪云林作品中的折带皴来自太湖石,其原始状态是一层一层的沉积岩的叠加(见图一①)。在此基础之上,渐江则很好地运用了方向上的对比,进行了纵线和横线的切割,将其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的面貌(见图一②)。那么他画的山石是不是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呢?是,但离现实已经有一定距离了。这也充分说明,中国画强调写意,主观色彩很强,不完全是写实的。我们画画的时候经常有人会问:“你画的是哪个地方啊?”这个问题在中国画中很难得到准确的回答,因为我们画的是某个地方,但也不完全是那个地方,只是通过一幅画表现了某个地方的基本特色。

  中国画重表现而轻再现,如郑板桥所说,中国画既要“胸有成竹”,又要“胸无成竹”。意思是说,相比西画的眼中之竹,中国画更多的画的是胸中之竹。但如果过于胸有成竹,变得太理性了也不好,还要适当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即要胸无成竹。表面上看,我们画的是物理,实际上表现的是心理。物理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切入点,只占绘画表现的一小部分。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画的时候,就会自觉地按照画面的要求去做,而不会过于按照山石原本的结构亦步亦趋地去模仿了。

在同一件作品中,如果对比手法用得太少就容易显得单薄,但如果超过了三种就会显得乱,因此,在线条纵横对比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块面大小和方向的对比。也就是说,即使线条的方向对比被当成画面中主要的对比因素,但是在保持整体统一的前提下,也依然要追求局部的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在统一之中包含变化,变化之中寓有统一。

  第二,块面对比。块面对比包括大小、多少、聚散、疏密等。一座大山是由若干岩石组成的,一块岩石又是由若干个细碎的块面组成的。这种现实中既成的大小关系,为我们进行绘画创作提供了对比的契机。处理块面对比的一般方法为“可大者,展之使之更大;当小者,促之使之更小。”


图二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岩石或山脉虽有对比,但有时会不太符合画理,为了强调画面效果,我们可以采取适当夸张的手段,即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整的更整、碎的更碎等。观察要临摹的作品时,也要从这个角度考虑,即画中的块面对比是用哪种手法来进行表现的。而在画的时候,如果要强调某处岩石,就要省略其中微小琐碎的变化,而将主要精力放于周边物象的刻画中。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见图二)中的块面对比非常典型。前面的主峰很单纯,没有过多变化,而下半部有人、有畜、有溪水、有树,千变万化。作者用下半部分的碎、多、小来衬托上面的整、少、大,从而使画面有了很强的震慑力、感染力。因此,我们在创作中,要想强化主体,就一定要弱化主体中的细节,不要太琐碎,否则主体的震撼力就减弱了。而主体的饱满度是通过周边较细碎的物象烘托出来的,因此要注意加强主体与周边物象的大小、整碎对比。

  大小块面的形体处理,不仅能够加强画面的节奏感,也有助于山石体积感的表现。可以试想,如果将主体部分也用与周边一样的处理手法表现,其完成效果势必在气势上要减弱许多,在体积感的塑造上也会显得单薄。如王时敏的山水画册页《山水十开六》(见图三),把碎石放在山顶,以呈现上碎下整的效果,通过整和碎的变化,很好地烘托了主体,既符合物理,也符合画理。我们在处理整碎关系时,可像上图一样将碎石放在山顶,也可以放在山脚,但不能在山顶、山脚都放碎石头,那就没有对比了,整体气势也会减弱。同理,线条也不能从头到尾全都是对比,处理时只在几个特定的点上集中对比就可以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图三

  我国古代画家对艺术的对立统一规律有着非常精到的认识和表现,沈周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的画笔路清楚、对比明显、浅显易懂,这种中规中矩的画法虽容易失之刻板,但在学习的入门阶段,多观察沈周的画对于大家体味块面对比的妙用是很有帮助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