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4月末的阳光正好,只是天气稍凉。我与老赵太太对面而坐。
一人一碗麻辣烫,她的汤少,我的汤多。她还给自己要了一份炸馒头片。
她说:“给客人汤多一点。我就吃这么多,放汤多了浪费。”
这碗麻辣烫的汤,她调制了20年,和她的炸馒头片一样。做麻辣烫,和吃麻辣烫一样,是她和她一家人的日常。
老太太今年69岁,精神头很足,嗓音响亮,思路清晰。
在她开的繁荣东路店里,鬼哥有幸采访到了这个老赵太太。
鬼哥曾经说过:在长春的美食江湖,有几个老太太,我会一一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
对于这个城市,她们是喂养我们长大的长辈,这个城市也记录着他们的故事,尽管平凡,却又伟大。
今天先说说这老赵太太。在长春美食江湖里,她的声名远播,比老干妈都有力度。
老赵太太经典之作-麻辣烫
二
突然有些恍惚。仿佛是在2008年,在那个炎热而又无聊的夏天,利元带我去全安广场桥头。
他说:“哥,我要带你去吃个贼好吃贼好吃的麻辣烫。”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于长春的人来说,能够加上两个贼好的副词,这麻辣烫一定不仅仅是好吃能解释得了。
一定在他生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那是少年成长的记忆和关键词。
身边的同龄人,或者准同龄人,我一旦提起老赵太太。基本都会惊呼:是全安桥头那家吗?
在那个闷热的屋子里,当然现在已经装了空调。我吃到了跟长春所有麻辣烫都不一样的麻辣烫。
半碗红汤,鲜香麻辣。细细的海带丝,细细的软软的干豆腐丝,软而筋道的冷面,呈现出绝对不一样的气质。
并无绝辣,而是滋味丰富。层层递进,一碗而不过瘾。配菜不多,却丰富整个世界。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老赵太太才是最早的“网红麻辣烫”。
三
1998年。人到中年的老赵太太,在全安广场外面的夜市,摆了一个麻辣烫的小摊。
她只卖两种东西,一种是麻辣烫,一种是炸串。为人厚道,价格公道,口味地道。
所有的产品都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边做边尝。包括现在也是,她每天都巡视两店,不仅看,还尝。
当时老赵太太就在小区门口洗菜,过往的邻居看到都说:这菜洗得太干净了。馋的时候,就拿个锅直接买回家吃。
夜市一开始的时候有12家小摊,最后就剩老赵太太一家。后来夜市没了,就搬进了桥头店里。
时光是个好东西,它只会让好的更好,因为记忆,包括味道的记忆,最难欺骗。
四
麻辣烫之外,炸串是老赵太太另外一张王牌。
除了酱料的独到之外,食材的选用是关键,油也是一天一换。点麻辣烫,必须搭配一些炸串。
老赵太太厚道,有时候食材小了,比如鱿鱼须子,她都会给客人加点别的。
最经典的炸物就是炸馒头片。凡事最高境界就是越是平凡的东西,却能做出最不一样的味道。
同样是馒头片,老赵赵太太炸得是软香细腻,却不让人觉得油。酱料厚而不重,有滋有味。
以下几款,都是老赵太太炸串经典,必吃。鬼哥就不一样赘述了,吃过的定会回味,没吃过的流口水。
炸泡椒牛肉
炸香菜牛肉
五
一碗冷面。
老赵太太神品,看着就有满满的食欲。
冷面被称为金丝面,细,软,筋道。
五
时移世易。老赵太太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今年,繁荣路二店正式开业。作为20年的升级版,老赵太太将味道延伸至涮串。
女儿主做二店。含涮串、麻辣烫、炸串、冷面等。锅底同样由老赵太太研制,发挥20年的经典味道。
老赵太太和女儿
店初开业,便已是人满为患。相较老店,环境清新,也比较宽敞。很多人都是寻名而来。
老赵太太家的涮串有个牛逼之处,除了涮,还能炸,因为炸也是人家的强项。
老赵太太|二店
麻辣涮串/麻辣烫/特色炸串
繁荣路上
经开区繁荣路与临河街交汇处西行80米
订餐电话/1810♥4419921
老赵太太|一店
南关区大经路与平泉路交汇(平泉路南)
订餐电话/18744188065
如果你吃过老赵太太
或者你曾经在老赵太太店里的记忆
请你文后留言吧
馋鬼推荐纯个人口味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