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滑县童年的味道,你还记得多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27 05:45:28

感觉昨天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寒风里感叹春天咋还没来呢?
今天就忽的发现,杨树上结满了毛毛狗,上班的路上看到这家冒出一树杏花,那家的香椿也已发芽。春天就这样淬不及防的来了,顺便来的,还有关于小时候美食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虽然物质依然贫乏,但是温饱已经不成问题。用奶奶的话说,我们就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代。
那时候,最爱听奶奶讲故事,一边吸溜着米汤或是糊涂,一边听奶奶讲他们过去的苦日子,每当听到她讲那时候粮食匮乏好多人都被饿死的时候,手里的碗就会捧的更紧,饭也就吸溜的更欢了。
而我吃货的本质,在小时候就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春天,跟在大人的屁股后边,颠颠儿的看着爸爸用长长的铁钩钩槐花,然后巴巴儿的看着妈妈把一篮子水灵灵的槐花儿用清水洗净,撒上面粉上锅蒸,这时候的我一定是那也不会去的,就守在锅的旁边听着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的开,热气呼呼的冒,然后拼命用鼻子吸着蒸菜香。。。。那可真叫一个香啊。
榆钱儿也是那时候少不了的美食,通常时候奶奶会用捋来的榆钱儿和着面粉蒸成喷香的榆钱馍,放学回来小小的我能吃一整个。
现在大了,虽然工作的地方还是在家乡,然而任凭槐花榆钱儿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再也没去钩过榆钱槐花,而那种味道,也永远停留在童年。
那时候我家还有那种笨笨大大的擀面条机,每天最不情愿的事情就是跟着奶奶一块擀面条。因为那机器实在是太重了,以至于每次擀完手上都会留下红红且发热的印记,那叫一个酸爽啊。然而经过奶奶的手做出的汤面条确是绝顶好吃的,即便里边只有一把蒜苗两个鸡蛋,每次也能吃出最满足的幸福感。那时候我还老在学校炫耀奶奶的汤面条有多好吃,以至于隔三差五的就有同学来我家蹭饭。每次奶奶也都极为热情的招待。
(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网上搜图片,没想到还真搜出了我家那种擀面条机器,简直一模一样。。。)
现在想想,连那时候极不情愿的擀面条也在时空隧道里发酵的美好起来,而那时候来我家吃过饭的同学们也早已不记得是谁了,你们都还好吗?奶奶也因为年事已高好久好久都不做饭了,奶奶做的汤面条也变成了回忆里永远的味道了。

在那个冰箱还是稀罕物的年代,奶奶总有办法把食物长久的保存下来,酸豆角啦,咸萝卜干啦,咸鸭蛋,对了,还有那种走街串巷吆喝“变鸡蛋”的,所谓“变鸡蛋”就是把鸡蛋裹上一层石灰水,外边再裹一层锯末儿,等上一个月,美味的变蛋就可以吃啦。等到要吃的时候,剥开切成橘子似的瓣瓣儿,淋上酱油和蒜汁儿。。。好看又美味,虽然现在市场上还有卖,但“变鸡蛋”的吆喝声,却再也听不到了。

田野里也是美食的集聚地。比如说荠菜,无论是包饺子还是摊饼,都是要鲜掉眉毛的。每次不等做好口水就要吧嗒吧嗒的留下来了。
那时候的菜也便宜,每次馋了的时候,奶奶总会花几毛钱在走街串巷的菜贩哪儿买上一捆新鲜韭菜,再炒些鸡蛋和豆腐,用各种调料拌匀,无论是包饺子还是煎菜盒,都是兴高采烈的一餐。煎菜盒更令人开心,因为需要全家出动。妈妈在案板旁捏生坯,奶奶负责将生坯变成黄橙橙油亮亮散发攻击力的韭菜盒子,我和爸爸弟弟负责吃。场面和谐,满屋生香!
实在是没啥可吃的时节,薅上一把小葱洗净切碎,面粉加鸡蛋调成浓度适中的糊状,用筷子一起调匀,也能快速地做出一顿幸福感飙升的煎饼。奶奶的煎饼是独此一家没有分号的,邻居家的和外面卖的都吃过不少,但相比奶奶的手艺都感觉少了些什么。无论我怎么偷师,始终无法习得其精髓。
奶奶烙的千层饼也是一绝,那时候奶奶总会支起烙饼的平底锅,在外边用麦秸秆慢慢的烙,不一会一院子都是那种饼的香味,咬一口,外焦里嫩,是拿啥都不换的美食。
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野外总是有很多惊喜。比如说春天的茅芽。三月三,茅芽尖,在那时候的滑县,这几乎是每个小孩子都耳熟能详的谚语。春暖花开,脱去了厚重的棉袄,穿上春衫的孩子撒欢的兔子一般跑向田野。麦地里扶摇直上的是各式各样的风筝,旁边沟沟渠渠里是弯着腰寻找的孩子。茅芽刚开始总是藏在茅叶的层层包裹之下,需要一点点剥开才能得到,抽出的那一声光滑的哧溜简直是最动听的音乐。与其说是贪图舌尖上的享受,倒不如说是这种寻觅的乐趣和成就感,在督促着我们乐此不疲地奔向野外。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日子也渐渐的好起来,当年的小馋猫现在也已经长大,如果想,每天都可以吃的像过年,然而如果可以,我宁愿再回到过去,哪怕,只是回去吃一碗奶奶做的汤面条,吃上一口榆钱馍。。。

朋友们,你们也一定有很多很多关于童年的味道,不妨告诉小编,咱们一同回味那种美好,好吗?

满满的回忆,滑县人请~转~!

运营人员:zch
推 广


联系我们

微信:huazhouweixin电话:15565702626

滑州在线业务电话:15737201988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