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没有特效药!”新会虾农如何做到白水塘养虾常年亩产超500斤?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07-12 02:10:52

根据水色进行控投料是三叔管理经验的核心之一。


“不要写我名字,叫我三叔就好。” 刚刚见到三叔的时候,他非常低调地跟记者说。三叔是广东江门新会大鳌镇人, 80 年代在江门纸厂做采购,后来从事水产养殖,从1999 年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至今。十几年来三叔的虾塘都是赚得多亏得少,盈亏比例大概是6:4。近几年白对虾病害肆虐,养殖极其艰难, 在大鳌镇普遍土池白水塘亩产三四百斤的情况下,三叔却能做到常年亩产超过500 斤,实在是难能可贵。


用心管理很重要


在与三叔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是一个对管理非常用心的人。三叔有一口10 亩的虾塘,他在虾塘旁边盖了一间小屋,自己就长期住在里面。总是能在塘口找到他是认识三叔的人对他的印象,三叔对自己虾塘的情况十分了解, 虾一旦有任何异动他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并应对。当其他人给虾喂完饲料,不是跑去干其他活就是去玩的时候,三叔却用他的专注和责任心确保着虾塘的收成。“我离开虾塘的时间从来不超过两个小时,我在大鳌镇上的家也几乎很少回去, 只是时不时回去看一下有没有被人偷东西。”三叔告诉记者,养虾是一件很需要用心的事情,不仅仅要按时投料,还要定时巡塘监控缺氧、应激等情况,在水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还要及时进行控料。三叔给记者举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去年冬棚虾由于天气太冷,虾不吃料, 因为观察不仔细没有及时发现,仍旧照常投料,没有进行控料,结果导致水质恶化引发急性肠炎,损失惨重。


三叔以前养虾都有做记录的习惯,定时记下虾塘的各种情况和指标,并及时进行调整。虽然这几年由于视力不好不再做养殖记录,但他仍旧坚持着事后思考总结的习惯。在每批虾卖出去以后,无论养殖成功与否,三叔都会对这一造虾在管理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把好的经验应用到下一造虾的生产当中。


三叔还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关于出现偷死如何卖虾的经验。如果每天死亡1~2 斤,属于正常现象,大可不必惊慌。如果每天死亡几斤以上,那就得赶紧卖掉,没得博。如果此时虾还没达到成品虾规格(70-80 支/ 斤),只要死剩1.5 万支/ 亩以上,仍可以继续养,不过此时必须停料、解毒、改底,等虾慢慢稳定能吃回饲料以后,再继续投料,养至成品虾规格再卖。


愿意学习交流,善用微生态制剂


张保勇认识三叔已有一年多,他是北京鑫洋水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洋”)派驻在大鳌的技术员,“他(三叔)去年冬棚虾出问题后找到了我, 叫我给他做指导,”张保勇回忆,“我就给他提了保持水色稳定、时刻监测水质、看水色投料、坚持内服保健等大方向上的建议,想不到他还真的严格按照我的思路去做了。”张保勇告诉记者,他的其他客户虽然也会向他咨询养殖建议,但大多数最终还是会按照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传统做法进行操作,而三叔却是个例外,“他是真的能听进去你说的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结合。”愿意学习交流是三叔留给张保勇最深刻的印象。


三叔的乐于学习让他对“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不知道用了有没有帮助”的微生态制剂十分认可。他不提倡过多的使用化学类产品进行养虾,“化学类产品虽然见效快,但效果不长,应激大。” 三叔总结道。在交谈过程中,三叔提到, 他在去年认识张保勇以后,开始接触到鑫洋的新型微生态专利产品“弧菌克星”,感觉比较理想。


“养虾那么多年,我也用过很多菌类产品,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第一次听说弧菌克星这个产品,没想到能有这个效果。”三叔说,自己长期使用弧菌克星的最直观感受是虾色泽好,虾身无杂质,发病也不明显了,“我今年的头两造虾都一直全程坚持外泼和内服弧菌克星,不仅水色稳定,虾肠道也健康,我的10 亩虾塘上一造白水虾投苗42 万,8 月中旬出虾, 养殖80 天达到40 支/ 斤,亩产580 斤。”


鑫洋水产工程师张洪玉博士介绍,弧菌克星的特点是,从大量健康对虾肠道中总分离筛选出有益优势菌群,经过冷冻干燥工艺制成,菌种纯度高含量足,容易肠道定植,对致病弧菌具有针对性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偷死和应激发生率,目前已成功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除了坚持使用微生态制剂,三叔认为合理用药和舍得用药也非常关键:“调水的、内服的、益生菌、中草药、营养元素,养虾没有特效药,产品要搭配着用,也要舍得用,不要为了省成本,该用200 元的时候只用了100 元。”


三叔不到10平米的塘边小屋内,常年备着的只有死路和微生态制剂。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