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金秋时节海鲜上市季。肥美肉鲜的海虾更是馋死了一众吃货。可在沧州就一定能吃到新鲜的虾吗?你能判断出端上桌的虾是死虾烹制的,还是活虾做的吗?别着急!今儿哥放大招!教你一秒钟辨别活虾or死虾的好办法!
用筷子夹起虾,仔细看虾尾有没有剪刀手“V”。如果有“V”,那么就是新鲜的虾。听起来是不是萌萌哒!
“独家秘笈”的原理是什么?如果虾子死了,再被煮熟,那么就是死后落水;如果是新鲜的活虾,在放进锅里被煮之前,它会有感觉,拼死挣扎。落水后,在被热水烫的一刹那,身体蜷缩,尾巴分开,潇洒地比出剪刀手“V”。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种方法只能辨别基围虾、大明虾等海虾或软壳虾。至于内陆的河虾、湖虾包括小龙虾会不会出现剪刀手“V”,等你的实验哦!新鲜虾头尾完整,头尾与身体紧密相连,虾身较挺,有一定的弯曲度。不新鲜的虾,头与体,壳与肉相连松懈,头尾易脱落或分离,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弯曲度。
新鲜虾,肉质坚实、细嫩,手触摸时感觉硬,有弹性。不新鲜的虾,肉质松软,弹性差。
其实基围虾并不特指某种虾。专家介绍,基围虾的名称来自广东,在广东沿海,野生的海虾喜好生活在沙泥底及盐分较低的浅海中,涨潮时则会爬入一些缓流的内湾栖息。渔民发现海虾的这种特性之后,就在内湾拉网或修筑石基来等虾自投罗网。老一辈的渔民叫这些陷阱为基围(即用基石来捕捉),这才是基围虾的由来。
虾的背部都有一根小黑线,俗称虾线,其实,这是虾的消化道。有的颜色黑,有的颜色淡,这和消化道是否干净有关。虾线的颜色还和虾被捕捞时的状态有关,如果捕捞前虾饿两天,虾线的颜色就淡一些。吃虾的时候虾线最好去掉,若不去掉虾线对虾的口感影响也不大。
“创伤弧菌是普遍生存在海洋中的一种细菌,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都可能感染此菌。临床上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极高,甚至有研究发现,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医生提醒大家,创伤弧菌普遍生存于海洋中,5到10月是高发期。建议接触海水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处理虾蟹、生蚝、海鱼等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建议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再吃,因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层出不穷的“明胶虾”也是也烦人。你知道如何鉴别注胶虾吗?一般,虾头被注胶后都会鼓胀得很厉害,虾身注胶后,手按虾身很容易反弹,不会像正常的虾体有下陷的现象,并且虾头跟虾身的接合处十分容易用手剥离。
将虾头掰下,剥开虾壳仔细观察,如果虾肉看上去透明鲜亮,没有半透明物一般来说都没什么事,若发现有黏性的果冻状物质则要小心了。
掌握了这些小窍门,吃起虾来是不是更放心啦!“辨虾”你有哪些小窍门,发评论告诉我们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