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最家常的海鲜——薄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2-27 21:35:03

潮汕临海,潮汕人对海鲜非常热衷。都知道潮汕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美食——生腌海鲜,这种美食有“潮汕毒药”之美誉,此毒药令人欲罢不能,越吃越上瘾。



不过,要说起潮汕人家最家常的海鲜,相信大部分潮汕人都会选择它!




这不是薄壳吗!?


是的!就是薄壳!


薄壳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是潮汕地区和福建东南部的特有海产品。


在过去,穷苦人家养了一群只会吃的孩子,人们就比喻这些孩子为一群“薄壳凳”。


“薄壳凳”又是什么鬼?




薄壳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在壳内的肉体长出一条线申到体外形成足丝,几十个薄壳用足丝连到一起,并附着在岩石或泥沙中,潮汕地区称之为“薄壳凳”。


养殖薄壳也是潮汕首创,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一般亩产1.5-2吨,高的可达6吨。



由于薄壳是依附在海底的岩石或者养殖者专门做的“薄壳埕”上生长的,采摘时需要人工潜入水中用刀割出。采摘薄壳在潮汕称之为“洗薄壳”。采摘者在清晨三、四点就得出发,把船开到有薄壳的地方,然后脱下衣服,潜入冰冷刺骨海中,憋气倒爬执着前端带有小铲子的网袋,将薄壳连土割入网袋,再由船上的人协助拉上水面,再把薄壳倾入绑在船舷的大竹箩洗去泥土,另换人下海采割。这样连续作业,必须是水性好,体魄壮的成年男性才能胜任。


鲜薄壳味美而易食。买来之后摘掉根须,洗净泥沙(现在市面上已有卖摘净的,就更方便了)就可以煮炒了。薄壳是一种很好的食料,可加工烹调出多种佳肴。



爆炒薄壳最为原汁原味,先把蒜头瓣用刀柄砸扁剥皮,放进滚热油锅中,然后放鱼露,再加香草“金不换”焗汁,最后放入薄壳炒。




这里要说一说薄壳的最佳伴侣——金不换。金不换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芳香、清凉特点,有除腥去膻作用。薄壳和香草“金不换”是一种绝配,两者的香味互相渗透提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臻于妙境。


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便是千粒万粒薄壳开,可以看到内里或是乳白或是嫩黄的肉,肥美的则有膏,为橘红色。只一两分钟功夫,一盘海鲜食品就可以摆到桌上任你享用了。 


炒薄壳要身手敏捷,吃时要“赶鲜”,因为薄壳久炒或炒熟后放置都会造成失水,肉变得干燥,失却鲜嫩口感。


吃薄壳很有意思,快不了,很消磨时间,人们往往边谈边吃,一碟又一碟地不愿停下筷子。在澄海的盐灶乡,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村里生产队开会,男女老少社员们每人都带着一笸箕煮熟的薄壳来参加会议,边听队长讲话,边吃薄壳。等到会议开完,薄壳也吃个精光,但是大家的拖鞋、木屐都被薄壳的壳埋没了,往往为了寻找鞋子、木屐而闹得不可开交。




薄壳不仅可以鲜炒,还可以腌制成咸薄壳。咸薄壳的腌制方法是:将新鲜薄壳(带“镇”,即保持原来生长的根络)洗净后用粗盐掺匀,装进陶瓷器皿,放在阴凉干燥处。几天后,咸味即渗透其肉。食用时,捞出洗净,加金不换、鱼露,稍加浸泡便可食用。新鲜薄壳摘镇、洗净后,放进鱼露加金不换、蒜头末,浸泡至第二天,也可食用。咸薄壳淡咸适度,鲜嫩可口,生津开胃,是佐餐尤其是吃早粥的好小菜。




旺季时,采摘上来的鲜薄壳一时卖不出去,还可以加工成“薄壳米”。论产量,论质量,外地“薄壳”确实和潮汕“薄壳”无法比拟。而能纯熟掌握“打薄壳米”技术的则非澄海盐灶乡人莫属。


方法是将鲜薄壳倒进锅(鼎)中,在沸腾的水中用一双筷子不停的搅动,将附着在薄壳中的“锚”和泥土分离,将肉捞上来,让壳沉下去。要除“锚”、去壳、清除泥土杂质而又要让薄壳料肉粒粒完整无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技术在炉火的掌握和一双筷子的灵活运用。盐灶薄壳米远近闻名,已成为当地的有名特产,直到现在,不光在潮汕,就是在东南沿海其它渔村,也只有盐灶乡人能够掌握这门技术。福建闽南地区也有些地方也曾试尝将薄壳加工成薄壳米,但都没有获得成功。




此外,薄壳还可以与芋卵一起煮成薄壳芋,可以与粿条一起煮成薄壳粿条汤;还可以用地瓜粉等食材制作成一盘肉质肥嫩、鲜味浓郁的薄壳烙。


来源:潮汕生活

微信“斌姨品潮汕”

斌姨歌仔 | 潮汕那时候 | 斌姨睡前故事

已经全面更新

赶紧前去点播收听啦

长按关注“斌姨品潮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