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 喻建十 · 国画技法讲座[2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01 21:11:42


[第二十一讲] 山水画的创作(下)

主讲人:喻建十,天津美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系教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

  解决了如何从写生过渡到创作的问题,下一步就该进行风格的探寻了,即把创作变成自己的语言符号,形成自己的画风,这是绘画更高级的要求。很多人的画构图不错、笔墨也不错,但总感觉似曾相识,原因就在于没有自己的风格,因此进一步寻求自己的风格还是很有必要的。
  绘画的阶段大致可分为:写法—写景—写境—写情—写心。
  “写法”,即完全摹仿前人的技法,用笔墨来诠释他人的绘画语言,如王原祁、王时敏等就有很多仿作。在写生讲座中言及的所谓再现性写生阶段,主要是再现古人的某种技法,也属于“写法”的范畴。“写景”,即如实地表现风景。写法和写景,属于绘画的初级阶段。“写境”,意思是塑造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意境,如画“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主题的本身就带有一种意境。这时,作者在画面中注入了诗情画意,可以使观者获得美的感受,其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中级阶段了。再下一阶段是“写情”,即表现作者的感情和心境,把瞬间的心情全部表露出来,表现的是即时性的状态。“写心”,表现的不再是即时性的情绪,而是历时性的性格,如沉稳、淡然、暴躁等,这是绘画的高级阶段。以黄宾虹先生的画为例,其作品画面中的地域性并不明显,从中也看不出他情绪上的变化,无论是画黄山、青城山还是画雁荡山都是葱葱茸茸的,看起来不急不躁,原因就在于,他画的是心态。再如“四王”的作品,表现的大都是冲和平淡的境界,至于画什么、是不是能够把黄山和雁荡山的区别表现出来,对作者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相比结果,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绘画过程得到审美的享受,借物言心。
  绘画作品也能反映作者情绪上的变化,如八大山人在国破家亡后逃遁佛门,心态发生了变化,绘画风格也随之变为荒凉、孤寂。同一时期的髡残,表现的则是荒寂、烦躁的心态。这些例证充分说明,作者的情绪和心态能在画面上展示出来,并且能让观者体会到,才是好的作品。如果画得千篇一律,作品本身打动不了别人,也就不是好的作品。
  以上就是创作中的几个大概步骤,下面结合我的作品具体分析一下山水画的创作。
  图一《寒云间石起》表现的是陕北黄土高坡雄浑厚重的景象,画面主体很明显,构图线呈明显的“S”形。这是很小的一幅画,小品的构图应追求笔墨的精妙,而不要有过多构图线上的变化,因为控制不好容易显得乱。这幅画从右下角起势,向左上方延伸,到左侧中部延伸出画外,后又向右上方延伸,最后再转向左侧,形成了一个典型的“S”形。而如果在一个画面中只有一条单纯的构图线,就会显得单薄,因此还要有“破”。在这张画面上表现为从左下方伸展出了一块岩石,在单一的“S”形构图线的基础上产生了藏和露的矛盾关系,使其有了节奏的变化。同时,山石穿入原本的“S”形构图线,产生了由外到内“节外生枝”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画面的辅线。“破”的时候要考虑到“以一为主,而使七面之势倾而向之”的构图原则,即以主线为主,用于“破”的山石同时也要烘托主体,既破了它,又促成了主线的势,使构图线更加丰满。

图一

  图二《绿杨烟外晓寒轻》也是典型的“S”形构图。图一是从画面的右下方直接向左上方延伸而横贯画面,图二则是沿着画面左侧进行的“S”形走势的变化,通过路径和树木的排列及山石纹理的走向,引导人们的视线通过山石结构一路向上。同样,构图线也没有暴露无遗,而是适当添加了矛盾。这幅画的矛盾处理表现在节点上,即右下方斜线上升到一半,在中间画了几棵高耸的树作为竖线,一方面适当遮挡了主体构图线,另一方面又促成了向上的势;再往右上方升,有一块平台式的山石,上面掩映着几个小房子。这样,视线本来是斜着向右上方去的,平台的出现就把视线往横处引了一下,从原来的“S”线内向外延伸,产生了由内而外“节外生枝”的艺术效果,丰富了画面效果。

图二

  图三《春雨欲晴时》的构图稍微复杂一点。第一条“S”线通过右下方三角形的松树和山石向左上方延伸,在中景处转向右上方,整体顺着树木和山石的外檐形成了一个靠右侧的“S”形,这是主线。同时,从下往上通过绿叶树的形状导向靠左侧形成了一个小的“S”形曲线,这是辅线。一条主线、一条辅线,一长一短,两者相统一、相呼应。

图三

  还需注意的是,创作时,画面要保持色调统一。有些人的画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其原因除笔墨技巧没掌握好之外,还在于使用的颜色太过繁杂。把画面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色调统一了,画面意境才会雅致、深邃。“色调统一”并不是没有颜色变化,而是都要有一个色彩倾向,比如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是蓝色系、青色系还是紫色系。如图四《青林何茸茸》就是暖绿色调,其中有赭石也有花青等颜色,但这些颜色都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其中的关键在于使用色彩时不是直接用现成的颜色,而是经过了调配。如在这幅画中,为了表现春意盎然、暖融融的感觉,就在绿色里加点赭石、在花青里加点赭石、在赭石中加点绿色,让这几个色彩互相融合,在色彩倾向里有一个共性,就容易形成色调上的统一和谐。图五在色调的运用上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图四


图五

  图六《瑶溪涵素秋》是暖紫色调,红色、黄色、橘黄色、紫色都是偏暖的,因此画面中的秋天也不是凋敝、萧瑟的感觉,反而饱含着一种甜美的境界。


图六

  色彩统一、色调和谐,表现的是恬淡、平和、安详的境界;而如果想表现壮怀激烈的场面,就要运用色彩对比。钱松喦老师的《红岩》(见图七),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张画,画面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色彩对比极其强烈,表现出革命的、坚强的、带有战斗性的意味。但是这里的对比并不是真正大红大绿、让人感到心烦气躁的那种,而是比较缓和的。画中的朱砂红也做得非常雅致,这是因为作者提前用胭脂、曙红等颜色打了底色,之后才上的朱砂。如果直接上朱砂画面会显得浮躁。此外,我们在设色、设计笔墨时,还要有一个空间的意识、光源的意识,这样画出来的画面的完整度会更好一些。


图七

  图八是我的作品《大河天外来》,表现主体是动态的水。在立意时我想要追求一种时间的永恒、静谧甚至神秘的色彩,创作中就想方设法达到这种境界。水是动的,但要表现它的静谧永恒,如何来塑造氛围就显得很重要了。创作时,我用很写实的方法表现具体物象,同时在整体画面的处理上又在竭力塑造一种抽象的境界。画面中的水原本是海浪冲击、惊涛拍岸的感觉,但是我在这里将其安置在天空压抑的氛围中,海水不是碧蓝的,而是带有浊浪排空的气势,这样深邃的神秘感就表现出来了。

图八

  山也可以表现出静谧的感觉。图九《明月如霜》,表现的是月光下的雪原景象。画面中是月光下的几个枯枝,一座闪烁着灯光的黑瓦白墙的房子隐藏于巨大的石头当中,空中悬挂着半弯明月,整个画面透露出一种静谧的感觉。图十《烟云无尽》中,我们又似乎可以透过那烟云的缭绕,呼吸到那湿润清新的空气,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不觉之中心灵得到畅然爽然的享受。

图九


图十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我个人的创作思路。“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诗,诗中提到的“空且静”的境界,既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诗的境界、禅意的境界,也是山水画历来所追求的境界。虽然我未必能够完全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一直在追求、在探寻。

  在这一系列讲座中,我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山水画的形成、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区别、山水画的技法以及临摹、写生和创作等为大家作了简要介绍。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这只是我所体会到的其中一条路,还有很多其他成功的路径可供大家选择。如果大家通过这个系列讲座能够得到些许受益,我将感到万分欣慰。(完)


来源:《中国书画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