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的故事分享——记《自然讲堂》第八讲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20 03:45:39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2017年11月11日下午,在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的114教室,《自然讲堂》第八讲如期与大家见面了。这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底栖动物分类学大咖蔡立哲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名为《海洋中的“鸳鸯”,蓝血怪鲎》的讲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讲座,来了很多小学生。看来“蓝血怪兽”这个名称特别吸引小朋友。


蔡老师是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底栖生物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贝类学会理事、福建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蔡老师十分关注鲎——地球上这种濒危物种的生存问题,讲座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鲎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和我国南方特有的鲎文化。蔡老师还通过视频,详细介绍了鲎每年的蜕壳过程和国内外鲎的保育情况。


讲座中,蔡老师先从鲎的文化入手,为大家展示关于鲎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如关于鲎的谚语俚语、民间鲎画风俗以及甚至连古鲎勺的制作,通过这些贴近大家身边有趣的文化,带领大家认识鲎,激发大家的兴趣。

大家开始进入状态之后,蔡老师才开始讲到鲎的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生物知识,蔡老师先用科学的方式为大家介绍鲎的外形,然后又为我们介绍鲎的种类并仔细的介绍了我国两种鲎——中国鲎和圆尾鲎的区别,紧接着又从鲎的经济价值的角度让大家对鲎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后蔡老师讲到鲎的生态习性,为大家介绍了鲎神秘的“七大忍术”。

最后,蔡老师简单为大家介绍了一下国内目前关于鲎的科学研究,鲎的保护情况。

起源很早。是一类和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时,地球上的鱼类刚刚问世,恐龙还没崛起。而且经过了漫长地变化,现在鲎的相貌和4亿年前差不多。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如今,围垦工程、沿岸开采、网箱养殖、污水直排、挖沙等人为活动对滩涂生态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鲎的生存环境造成冲击。此外虽然由于鲎体内的毒素会引起中毒,今年仍然兴起了吃鲎的兴潮。中国鲎是福建省、广西自治区等的二级保护动物。不过由于中国鲎已经从大部分海域消失,资源量濒临枯竭,有学者通过研究建议将中国鲎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鲎的保护活动正在发起,2014年6月,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30多名海洋学者、保护区专家还在北海签署了“两岸鲎保育联盟”。 2017年8月25日,福建日报生态周刊几乎整版刊登了海峡两岸200多位热心人呼吁保护中国鲎。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被定为“海峡两岸鲎保护日”。福建、广西、海南、广东、浙江、台湾上百家海鲜餐饮业承若“拒售、拒食中国鲎”。



观众席上,小观众们聚精会神、大观众们更是通过记录本、视频等方式记录下讲座的精华。

提问环节到了,小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问问题。别看他们小,问题提得还很到位呢!他们最关心的是如果环境恶化、栖息地丧失,人类继续捕杀,鲎会不会消失呢?鲎消失了之后,食物链会不会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蔡老师还给小观众们准备了精美的礼品,深得小观众的喜欢。

希望这种古老的“活化石”能在蓝色星球上愉快地生活。

希望孩子们的心中开始种下一棵绿色的小芽。

自然讲堂

福建省生态学会

ID: Nature-is-calli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