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看临海|廿四扫蓬壅,廿五赶长工,廿六克落市,廿七捣馍糍,廿八捱粽,廿九窝冻……临海人,你还记得这些过年习俗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9-29 18:02:45


在临海,过春节,俗称“过年”,指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到上八(正月初八)这段时间,以除夕为界,除夕日又叫“大年三十”(如遇小月,廿九称三十),早于除夕称“年里”,过正月初一又称“出年”。



  

廿四过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有掸蓬壅、祭灶、谢年等风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且过一天,马上要进入年关,故民间以这一天为“小年”或“小除夕”。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称“灶司命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台顶部,烟囱的中部位置,上供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灶台上面的墙上。神像有的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其职责为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又称“送灶”或“辞灶”。古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之说,传说灶神是个美男子,特别喜欢女孩子,为了避嫌,祭灶便有男主家操办。“备甜食、五果、清茶祭灶君,然后揭下神像烧化。”

《临海竹枝词》有:“腊月廿三送灶司,请他上天言好事。明年上八回灶转,带来福禄寿财喜。”

祭灶习俗现已鲜见,但“廿四掸蓬壅”的习俗,至今仍然盛行。《民国临海县志》载:“二十四日人家各扫屋宇尘垢。”《临海竹枝词》为:“腊月廿四掸蓬壅,驱尽丧门晦气星。窗明几净迎财喜,明年福禄财满门。”至令,在临海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一天大扫除的习俗。


如果“立春”日是在二十四之后,这一天尚有“谢年”习俗。

谢年是一种古老的风俗,顾名思义是一种感谢、拜谢年的祭神活动,感谢他们保佑一家又平安度过了一年,并祈求来年能风调雨顺。谢年时间不定,从过“小年”到除夕这一时间,每一天都可以举行。按民间习俗,一般放在立春日之前,如立春日在廿四后,谢年时间一般放在廿四,如立春日早于廿四,则时间提前。

谢年主要场所在堂前,家里人把八仙桌抬出来,。要注意的是八仙桌必须横放,祭祀用具、祭品等上桌之前,先要仔仔细细把桌子擦拭干净。八仙桌两个角各放一只烛台,上点一对大红蜡烛,烛台内侧,陈放供品,供品因此而异,临海汇溪一带放摆放一刀猪肉(未煮熟)、豆腐,,盘中陈放刚杀好未煮的整只雄鸡(鸡屁股上插一根长长的鸡毛),其它还有鱼、麻糍、馒头等祭品,均用红漆铜盘盛装;沿海一带则有猪头、黄鱼鲞、鸡蛋、肉粉丝、年糕、枣等,并选时在涨潮时分

谢年祭品的多少以家庭财力而定。《临海竹枝词》有:“腊月廿四正小年,家家户户都谢年。富人三头又六眼,贫家豆腐配糕面。”

谢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愿望,现在,各地仍保留着谢年这种习俗。



廿五赶长工:旧时,有一些专门靠给富有人家长年干活为生的贫苦老百姓,称为“长工”, 也称“长年”,他们一年到年生活在东家家中,除农副业劳动外,还兼做杂务。工资以年计,供食宿。腊月二十五这一天,长工领取一年的工钱,回家过年。临海民谚有“廿四扫蓬壅,廿五赶长工”。

  另有民谚“廿四掸掸,廿五赶囡”。“廿四掸掸”即掸蓬壅;而本地习俗,已经出嫁的女儿,腊月二十五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呆在娘家。这一说法,与“廿五赶长工异曲同工。


廿六克落市克,方言,去的意思;落市,即赶集市。老百姓一般选择廿六前后购置年货。于是,这一天家庭主妇成群结队去落市,就成了一大景观,而逢六集市的地方,更是摩肩接踵。如临海大田镇集市,历史悠久,成书于南宋的《嘉定赤城志》便对大田镇市有记载,这一天,作为逢一、六集市日的大田市来说,是最后一个集市日,故四邻八乡老百姓都在这一天来落市,多为购置年货,也有来凑热闹的小青年,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当地民谣“廿六大田市,廿七捣馍糍”。当然,并不是都是这一天购买年货的,如临海永丰、河头一带,则有“廿六做馒头”的习俗,等廿七更楼市再添置过年货。


廿七捣馍糍馍糍,是指将糯米经浸水、蒸炊、舂捣、擀制等多道工序后加工成的一种有较强韧劲的特色食品。取优质糯米浸在水中约一天,用竹箩将糯米洗净,用水淋三、四遍,在饭蒸里,放到已经烧开的锅里蒸炊,烧成炊饭。接着,把饮饭倒在石捣臼中,一人拿捣子头反复捣,另一人在边上不停翻转捣臼里的糯米团,两人须配合得当。将糯米团捣反复捣至一团柔软的黏糊状而看不出米粒时,便放在撒有松花粉或炒米粉的桌板上,左右两人各拿擀面杖的一头,用擀面杖把糯米团捺平,捺均匀,大约到长一米五、宽八十公分、厚一厘米左右,再撤上粉,然后用刀将其切成十五公分左右宽的长条状,再折成四到五折便于收藏。


捣馍糍相类的则是捣水浸糕(年糕),所不同的是原料为晚米,俗话有“糯米馍糍晚米糕”之说。捣好后则放在桌板上用手揉,直至圆柱状。心灵手巧的在这个时候还可以利用糕头来制作各种形状的小动物之类。用糕头做成元宝,是每年必做的,用于正月初一的摆三界。


炒米糖是台州过年特色小吃。炒炒米糖一般也放在年底,以冻米为主料,冻米是一种经特殊加工的糯米,在每年腊月四九极冻日(民间也以冬至前后),拿糯米蒸透,先放阴干处一两天,待霜冻后挑选晴朗日子晒干,便可储藏。炒米糖是把冻米在锅里炒胖后加糖饮(饴糖,农村有用大麦芽芽好捣碎加蕃莳烧出),碾压后切片制成,如果在炒米糖中加些花生、芝麻等辅料,更是香甜诱人,是正月里招待亲友必不可少的小吃。


蕃莳金爪,也是必备的年货,得在上一年阴历十月就得准备,以当时上市的蕃莳为原料,用蕃莳刨刨成条状,放开水汆熟后烧熟,晒干,藏到年底。炒蕃莳金爪时先把把锅烧热,在锅里倒入铁砂,铁砂内要加一定的菜油或芯油,炒热后放进蕃莳干,然用铲子来回翻炒,待蕃莳条成金黄色后,再用竹筛筛掉铁砂,待冷却后即可食用。

当然,以上四种年货的准备,并不在同一天,一般都在年底完成,而且是每家必备的。



廿八捱粽,廿九窝冻贯穿整个正月拜岁的食俗是馒头或粽。年前做好馒头或粽,是老百姓的普遍共识,一般选择在除夕的前一二天。

阴历十二月,多小月,为二十九天,故窝冻也常放在廿八这天。窝,方言,有烧、煮之意。窝冻,就是烧猪头肉。旧时农家都会在四五月份买一只小猪,养到十二月杀,叫“杀过年猪”。杀猪当天主人会请杀猪老司及亲朋友好友到家吃一餐,猪肉大多用盐腌着,留一二刀送亲戚或正月吃,猪肚里(内脏)有的拿市场上卖,有的留的正月吃。唯独猪头和猪尾巴,必定在二十九(如遇小月则为廿八),放在窝里煮,锅里注满水,水一开就得边烧边注意变化,并不时翻转猪头,使之受热均匀,不至朝下的那一面被煮烂。熟后拿出,猪头分拆后当天可以食用,猪尾巴、口舌留到正月十四烧羹。锅里的汤,则用容器盛好,待冷却后自然成为固体,也就是通常说的“冻”,是很好的菜肴,有的一直吃到元宵后,也有的作为烧羹的和料。窝冻习俗,许多地方至今延续,但不必养猪了,多在市场上拎一只猪头回家。其次,这一天,有些地方还有“还愿”仪式,因“还愿”的主要祭品是煮熟的猪头和猪尾巴。


三十夜除夕是临海民间三个半鬼节之一,其主要仪式就是“请老太公”,祭品是“九大碗”,食俗则为麦油脂。


三十晚上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时刻。《台州府志》载:“除夕祭祖,余分岁,或燃灯达旦,又谓‘守岁’。”《民国临海县志》载:“家长以钱币分给子弟仆婢,谓之‘押岁钱’。”这两则记载可以看出,清时大年三十的祭祖仪式是在下午。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主要是合家团聚,不管吃什么,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浓浓的亲情。

吃过晚餐后,全家围在一起,有些人家还会燃上火炉,聚家围炉夜谈,然后长辈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发给晚辈压岁钱。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


子时十一点五十分左右,家长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放在院子里放,过十多分钟后,也就是十二点刚过,再放一次,分别谓之为“关门炮”与“开门炮”。“关门炮”标志着一年已过,人们欢送旧历年,而“开门炮”迎接的是新年的到来。《临海竹枝词》记:“半夜子时第一辰,开门鞭炮响连声。所道今年运来早,一年四季保太平。”


年前其它习俗穿新衣服、帖春联也过年值得回忆的事情。小孩子憧憬过年,主要原因除了有压岁钱外,便是有新衣服穿。新年穿新衣已经成为一个过年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以前的家庭,即便生活地困难,大人们手头再紧巴也要省出钱来给小孩添置新衣、新鞋,等着新年去别人家做客时穿。可能是标志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一切都是新的意思。


   贴春联一般在二十四“小年”就开始了,以放在除夕与正月初一为多。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一种民族风俗。除春联外,还有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福”字。“福”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

正月初一习俗:“春节”,民国以前称“元旦”。临海市区的习俗有“拜坟岁”。《民国临海县志》载:“元旦往祖坟致祭,名曰‘拜坟岁’。”老百姓带糖果到祖坟祭拜,同时点香、蜡烛,以示对祖先的无比怀念。

“上香”。一大早,善男信女们就会带着香、蜡烛到附近寺院进香,如市区到龙兴寺,如果附近没有寺院,则在本村的老爷殿。先点三炷香,点一对红烛,供一盏长明灯,然后磕头许愿,主要内容当然是保佑一年事业有成、平安富贵,故又称“拜老爷”。这种“中国式”的祈福方式,寄托了许多老百姓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对家人亲人的真挚情感,也包含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取向。

祭拜祖先。这一天,各宗族一早就要开祠堂(古代无特殊情况不开祠堂门),正厅挂始祖像,并在三间摆好香架烛台,等待族人前来祭拜。《特开玉环志》载:“元旦各户设香,男女礼服拜天地神祗,设香灯酒果祀先世遗像前。”《玉环厅志》:“士庶皆洁衣冠,祀家堂及社庙。”

摆三界。以一座院子为单位。一大清早,院子中的每户人家都把豆腐粥、苹果、香蕉、梨、糖、饼干、红枣等素食放在铜盘中,摆到堂前供桌上,另必有一刀麻糍和一个大元宝,大元宝是用年前的年糕糕头做的,现在多用纸折的代替。

初一,人们基本上不出远门,上一年结婚的新娘新郎则呆在家中,大门敞开,准备好糖果、炒米糖、番莳金爪等年货,所有人都可自由进出其门,并自由拿吃。主家则以人多为荣。

  初二烧纸与“牵郎”上一年办过丧事的人家,初二一大早,在堂前设灵座、孝堂,并在灵座前放置蒿毡,迎接亲戚好友前来吊丧。灵位设好后,死者直系亲属必须尽早赶到,其后亲戚朋友携带九龙会、香烛前来叩拜祭奠。

因为初二是“白日子”,许多地方旧俗不走亲戚,如不懂这一风俗,在这一天贸易走亲,亲戚会认为不吉利,甚至会认为对自家的咒骂,不但会把所有礼物送出,还会唾骂,甚至断交。现在,这些禁忌早已破除,但“烧纸”一直留存农村。

无独有偶,临海西乡张家渡一带则有初二“牵郎”的习俗:头年有女儿结婚的人家,由兄弟(老婆舅)到新郎家,吃过午饭后,再与新郎新娘一起回娘家。

  初三拜岁:初三开始携带礼物走亲戚,俗称“拜岁”,也有称“吃接力”、“吃馒头”或“吃粽”。拜岁要带礼物,旧时多以垂面、米面等为主(现多为精装礼品)。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几天,家家户户拖儿携女,手挎拜岁礼,走亲访友。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乡间小路人来人往,笑语盈盈。更喜了小孩子,不但在年前穿上了新衣,长辈给了压岁钱,同样,去亲戚家拜也有压岁钱可接。临海童谣有:“拜岁的笃(磕头的声音),馒头猪肉,拜岁拜勒好,鸡头鸡脚爪。拜岁拜勒腾(不好),豆芽炒面筋。娘舅压岁钱,娘舅姆洋钱脸。外公红纸包,外婆给个捏勿牢。两只馒头燥,十粒大红枣。炒花生剥剥,糕糕头笃笃,蕃莳金爪咬咬,百嘴百糖一角,红鸡蛋一只,薄皮桔叫本地早。下年长了一岁,拜岁给个灯笼壳。”形象地再现了旧时拜岁时的情景。


主人家的待客程序 “三步曲”为:第一是泡鸡子茶(或者是桂圆、荔枝茶);接着是吃接力,以垂面和面干为多,面为八分满,上面盖着在一定丰富的菜肴,多为豆腐、木耳、金针、鸡蛋等,这些菜肴,称“浇头”,故面又称“浇头面”;最后才是正餐,正餐是九大碗(或六碗),多为时令蔬菜,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吃完,象征“年年有余”;笔者记得儿时去天台做客,席上的肉圆最多只能吃两个;如果有红烧肉,则象征性地点下筷子,很少真吃。主食是馒头(或粽),所以拜岁又叫吃馒头(吃粽)。吃正餐时主人家的女人不能上酒席,陪客的通常是主人的叔伯或同村亲戚。

上八初八日又称“上八”,谚为“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意为已过拜岁时间,再走亲戚不为人欢迎;许多地方商店也于这一天开业;初一到初七这几天的食俗,以粥、麦油脂、馒头、粽等为主,不吃米饭,初八中午开始吃新年第一餐米饭,称“上八饭”;另还有“走八寺”的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华夏儿女们的重要精神寄托,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社会伦理观念。现在有不少人感叹过年的“年味”淡了,也许我们都该扪心自问:对于传统的过年习俗,我还记得多少?只有每个人都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才能永远“活”下去。如果你有同感,欢迎转发此链接,让更多的临海人记住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最后,小编给所有来到“适我居”的朋友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本版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END


请长按左边二维码

关注“适我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