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舌尖3》刚刚在人们的怒骂声中播完了,而它背后的这个“狠”角色你知道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21 04:50:50

文章来源于:德国优才计划/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



2012年,央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

短短一个月就俘虏观众无数,

在随后的几年里,

竟被反复重播有38次之多。

2014年,第二部推出,

又再度获得全民追捧。

《舌尖》系列红遍中国大江南北,

创造了近二十年来,

中国纪录片最高的收视纪录,

成了让所有人都欲罢不能的下饭神剧。


2018年春节,

万众期待的《舌尖3》终于开播了!



可结果却没想到,《舌尖3》播出后,

竟引起众怒,被网友狂喷,

主创团队的各种不专业、不敬业,

被网友们扒得是淋漓尽致:


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3分,

第二季也稳稳地在8.4分,

而第三季的评分已经掉到4.7了!



2月26日,

《舌尖3》在一片争议声中收官了,

《舌尖1》《舌尖2》广受好评,

而《舌尖3》却如此惨不忍睹,

这背后不得不说说,

这个“狠”厉害的角色。


他,就是陈晓卿



1965年他出生于安徽灵璧,

他说自己从出生起,

就与美食天然结缘。


父母都是高中老师,

家里三个孩子,生活并不宽裕,

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鸡鸭鱼肉。

可邻居家却常常有好吃的,

炒螺蛳、拌鱿鱼……

惹得他是又羡慕又嘴馋。

小时候看电影《平原游击队》,

别人记住的是剧情,他记住的,

却是片中出现的酱牛肉和花生米。


不到7岁时,他就对美食,

萌发出极大的好奇心。

他说:“对美食的向往,

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电影《平原游击队》


他天生聪慧,是个天才,

一进小学就可以直接上三年级,

然而在同龄人梦想当医生、科学家时,

他却梦想当美食家,

在大人眼里这是最没出息的职业:

“好好读书,惦记什么吃的!”

于是,喜欢文字的他又立下志愿,

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


1982年,

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广播学院,

志愿是新闻采编专业,

没想到,因为个子高,眼睛好,

他被调去了摄影专业。

除了服从分配还能说什么?

既然不能学文学,

那就在摄影专业干出一番成就。


陈晓卿(中),年轻的他竟然是个大帅哥


天才的他果然没叫人失望,

换了专业还是遥遥领先其他同学,

本科念完被推荐去读研究生,

研究生读完,又顺风顺水地,

进了别人挤破脑袋也进不去的央视。

而带他的老师又是纪录片行业里,

大腕级人物的韩金度和刘效礼,

在前辈的指导下,21岁那年,

他导出了人生的第一部纪录片:

《战士从这里起步》,

这部片子后来作为建军节献礼播出,

可以说是不小的荣耀了。


他本来把拍片当成纯粹的技术活,

后来1987年来华演讲的荷兰纪录片大师,

伊文斯却给他泼了盆冷水。

看到了他的作品《战士从这里起步》,

伊文斯盯着一个战士哭的画面问他:

“他哭了多久?”

他回答:“10来分钟。”

“你拍了多久?”

“十几秒,老师说过,

特写镜头不应该超过5秒。”

伊文斯又问:

“为什么不把他哭泣镜头拍完呢?

为什么不把你看到的、

让你感动的东西,原原本本交给观众呢?”


他心里一震,猛地醒悟,

原来纪录片就应该诚实地展现“人”,

展现“人”最真实的生活!


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斯


1991年南方大水,他拍出《孤岛纪事》,

不仅把村民与洪水抗争的场面,

拍了下来,还拍出了村子里最真实的生活。

之后该片成为,

国内最早送评戛纳电影节的纪录片。


1992年,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他跟拍,

安徽无为县的年轻女孩到北京做保姆,

拍出《远在北京的家》,

作品充满了情感与关怀。

连他的老师朱羽君看完都感动哭了,

该片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



1993年,他扛着摄像机去广西山区,

拍摄反映希望工程的纪录片《龙脊》,

播出后反响比《远在北京的家》更大,

1995年该片获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他本以为自己能一直,

记录下普通人的挣扎和隐忍,

然而作为“体制内纪录片导演”,

他的镜头也不得不随时代掉转。



、,

拍宏大历史题材的《百年中国》,

《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等,

为了做到无一字无出处,

他和同事一头扎进图书馆,

以及国内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馆,

细心考证,虚心求证,

他让历史纪录片不再是冷冰冰的资料,

赋予了它们“心跳”,让它们有血有肉。

他说:只要我们还有心,

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


他的天分与努力都换来了,

在纪录片圈内的无数奖项:

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

他是央视最年轻的高级编辑,

也是中国纪录片界屈指可数的,

拿过多项国际大奖的导演之一。


而幼年时关于美食的梦想,

用镜头关注普通人生活的初衷,

却都离他越来越远了!



2001年,这年他在美国拍片,

见到一个才9岁的小学生。

小朋友说自己在写一篇论文,

题目叫《论文化》,他非常惊讶,

文化的概念也太大了,更何况,

才上小学的孩子懂文化是什么吗?

没想到小朋友说:

“老师告诉过我,由人类创造的,

并由人类享受的一切都叫文化。”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食物,

食物,一负责我们的温饱,

二满足我们的口舌之欢,

三还能慰藉我们的心灵。

它不就是活着的中国文化吗!



而他在吃的方面的确是高人一筹,

被圈子里的人称为“扫街嘴”。

那时他做纪录片编导全国各地出差,

他一有机会就深入大街小巷,

村间地头,与各种美食相遇。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

他就喜欢骑个破自行车穿越大半个京城,

钻进大大小小的胡同,

四处搜寻隐蔽的“苍蝇馆子”,

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了吃上。


2003年,他得了抑郁症,

正值“非典”时期,人人都不上街,

满大街馆子,没一个需要排队,

这让他开心极了,居然忘了生死,

吃遍各个馆子,不知不觉,

他的抑郁症也被美食给治愈了,

他说:吃是肯定能治忧郁症的。


他曾看到别人写肉饼的文字,

就大老远开车去河北,不知具体在哪,

只能傻傻地挨个找,可他却乐在其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吃的。”



2008年,汶川地震第五天,

他到成都工作,吃饭时点了肥肠,

正吃着呢,余震居然来了,

饭馆里所有人拔腿就往外跑,

一眨眼的工夫跑得干干净净,

他呢?怎么都不肯放弃碗里的肥肠,

硬是在余震中淡定地吃完了。


他还写起了美食专栏,

以前写日记他坚持不了一两天,

可写美食,他却一天都不舍得停。



有人说:这个长着黝黑的脸、

自称有马来人种特征的“陈黑子”,

一提起好吃的就咂着嘴,

眼睛眯成一条缝,

娇羞得像个初见情郎的姑娘。

看过《圆桌派》他谈吃的样子,

你都不得不信:

他对美食那是真痴迷,真爱啊!

这个忍俊不禁的方脸壮汉,

笑起来的反差实在是够萌令人喜爱。


视频:陈晓卿在《圆桌派》谈火锅



而熟悉他的人都说:晓卿的三观很正,

但他素少说,他宁愿以吃货的形象示人。


而他早就想拍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早早就提交了项目方案,

2002年他三次申报《舌尖》项目,

台里答复是:题材好但没钱。

直到2011年央视九套纪录片频道成立,

项目正式获批通过,他拿到了450万的资金,

《舌尖上的中国》由此诞生!

为此他等了足足10年!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上映,

一阵美食旋风就横扫整个中国,

高收视,好口碑。


《舌尖》第一季开播的时候,

他在微博里写道:

“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

可大家看了就一发不可收拾,

拍得实在太好了。


而陈黑子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一点都不奇怪,

只是都没料到能火爆到这种程度。

从来没有一个美食节目,

让人是一边流着口水,

一边又感受着氤氲在美食里的人文气息!


而《舌尖》第二季再创收视新高,

甚至超越了同时段,

热门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成为了央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


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

近两年来,网络浏览量过亿的,

中国纪录片超过9部,其中《舌尖2》,

以4.39亿累积观看量位居网络浏览量之首。 


央视纪录频道的广告收益,

也因《舌尖》系列由3600万突破至5亿,

而《舌尖3》的冠名费,

也拍出了1.18亿的天价!



而《舌尖》辉煌的背后,

是他不为人知的爱与情怀。


《舌尖2》涉及300余种美食,

拍摄了150多个人物故事,

而这些美食跟人物,

他定下了最严格的拍摄标准。


导演李勇在西藏苦苦奔波,

好不容易找到适合拍摄的人,

他却摇摇头说:

“这个人物眼神不够纯净,

人的状态已经向世界投降了”,

导演胡博跑到雪山拍伐木工人,

他看到后又摇摇头:

这个男人眼中丧失了斗志,

我们拍的是老百姓,

但要在人物身上找到一种力量。

......


他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每一篇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人,才是美食的精髓。



所以,他的《舌尖》充满了人情味:

有为给弟弟上大学凑学费,

上山挖灵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

有东奔西走,

为养育两个孩子的养蜂夫妇,

还有无法撼动机械化带来的,

职业末路的中国最后一批麦客……


你会因为片中美食垂涎欲滴,

也会看到生活的现实而沉重,

带领亿万观众品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他说,

从单纯追求收视率的角度,

那就是展现吃,

如果没有美食之外的那些承载,

我可以信心满满地说:

这个片子特别好看,

特别好吃,特别刺激,

但在我眼里,

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



就算好不容易拍好了,

之后在剪辑上他也是大费工夫。

他能把一个故事改12遍,

把编导改得心痛到直哭,

一次导演胡博给他打电话说,

已经剪到48分半了,

再剪不下去了怎么办?

他回答:你把硬盘和电脑,

都拿到我这儿来,我帮你砍。

电话那边立刻急了:

那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在《舌尖2》中为找林芝采蜜人,

剧组花了20多天的时间,

之后的拍摄又花了4天,

爬树采蜜那段用4个机位拍了4个小时,

可最后曾现在屏幕上的,

却是只播出两分钟的采蜜镜头。


《舌尖2》的成片比达到了1∶150,

也就是说,观众看到的每一分钟画面,

都是从150分钟的素材中剪出来的。


精益求精,

是他的真心,也是他的匠心!



尽管剪辑的时候下手狠,

可工作人员都尊敬他,佩服他。


光坐在那里,他就不怒自威,

团队内发生不同意见争执时,

他一出面就调节得人人心服口服。

当大家都累得人仰马翻时,

看上去粗犷的他又会细心地,

亲自下厨做红烧肉体贴关心大家。


他更是坚持拍自己想拍的,

不摆谱,不拉赞助,正因如此,

有投资者找他商量时,

他总是谈一个崩一个。


一次,他计划拍一个饺子工厂,

可寻遍全国上下都找不到一个,

让他放心食品安全的。

如果选择饺子厂,对工厂和他来说,

都是双赢,可他不妥协,

干脆到平常人家里拍摄包饺子。


唯有不被资本裹挟的坚持,

才能呈现出态度与真实,

而这终将直抵人心。



而他拍的不仅仅是美食,

他就没有把《舌尖》,

当成一个单纯的美食节目。

对中国人来说,

美食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美食文化贯穿于每一个阶层,

中国人的吃蕴含了,

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

我们囊括进共同的话语体系,

让我们得以从吃这个角度,

审视我们的生活,

审视我们生活的这块神奇的土地。


《舌尖1》海报中以一片五花肉,展现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景象,从食物就能窥见中国文化


《舌尖》片中有一个细节,

每个村民从自己碗里夹出,

一根最长的面放进寿星公的碗里,

代表着长寿的祝愿。


在食物中,

我们就能感受中国的礼仪习俗,

看到中华民族渊源流传的传统。



他不仅要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

还要透过美食来看社会,

看到中国的急速变化。

他说:

我做的工作其实也是在传承文化,

也是在记录一个时代。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

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

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

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

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

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尤其是地球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环境不停变脆弱的今天,

他想用《舌尖》告诉人们,

我们应学会感恩,不要浪费,

美食不在奢侈,而在于快乐,

因为: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是,

既含着泪水,又流着口水,

看完《舌尖》系列的,

它唤醒了我们,

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

也让迷茫的心灵,

得以在美食中可以安放。



2015年,

他又著书出版了《至味在人间》,

书中记录的都是平常小吃,

却总让人想去大快朵颐地饕鬄一番。


看完的人无不感叹,

他对美食是真爱啊!



 

他皮肤很黑,

连他自己都常常开玩笑自嘲:

“我只能吃白巧克力,

吃黑巧克力总咬自己的手”、

“我做红烧肉从来不放老抽,

把脸往前一凑,肉就变红了”……


原本他是黑得发红,

而舌尖火了以后,他是红得发黑,

黑名远扬。



因为《舌尖》系列的大火,

各地美食都想露露脸。

常常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不拍我家乡的美食?”

因为没拍鲁菜,有个山东人,

居然每天都在他的微博上留言,

说他胆敢来山东,来一次打一次。


谈合作的人更是踏破门槛,

有点名要他拍美食片的,

也有品牌要在片子里植入软广告的,

各种邀约,各种诱惑......

可他都拒绝了:

“我怎么能干那种事儿?”


甚至就连自己家乡的人,

他也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老家安徽有种食物叫符离集烧鸡,

为了上《舌尖2》,

当地两家大老板都找过他,

可他觉得拍出来太刻意,

黑着脸“大义灭亲”,还潇洒地说:

“我也没什么朋友,我也不想做官,

都挡掉了,没有挡不掉的。”



节目火了以后,他的烦恼也多了,

创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几乎没有。

他还变得身不由己,

常被拉到各种各样的高大上饭馆去。


而一踏出这些豪华饭馆,

他就想钻进胡同里,

去找别人找不到的“苍蝇馆子”,

就在这种地方他吃得津津有味。



他曾有个老男人局,一到饭点,

手机上就收到一个问号,

他回复一个感叹号,那边回一个地点,

饭局上都是罗永浩、、

冯唐、王三表、老六这些远离体制的人,

他们热络地坐在一起,

吃着特别低端美味的食物,

凑一块瞎聊,有一搭没一搭,

有上句没下句,简单坦诚毫无负担,

留恋其中,沉醉不知归路。


他说:

其实最好吃的东西还是人嘛,

你跟一帮没法说话的人一起吃,

再好吃的东西,那也不好吃了。

最好吃的东西肯定都是和你,

桌上的人的言谈笑语有关的。


志同道合,才能吃出精彩,

正因为此,才觉人生有味!


就算在路边,也是“该吃吃该喝喝”


可他变忙以后,

“老男人饭局”也日渐冷清了。


他也不止一次地,

提到“体制里的隐忍”,

许多好的东西,他无法搬到荧屏上,

他说:

我们拍的东西常常缺乏疼痛感,

表现的更多是刷了绿漆、

镶了金边的社会,而一批解剖社会、

记录时代的独立纪录片,

才可能更接近我们的本质生活。


而更让人难过的是,

从1989年参加工作,到2003年,

他已经连续14年没有在家过年了。

他说:刚工作那几年的春节,

我都在值班室值班接电话;

后来轮到同事值班,我却在外地拍摄;

再后来值班和拍摄都少了,

却经常是同事加班没回家,

我也不好意思走,就陪着他们。

年夜饭的馆子每年换,

一起吃饭的同事年年变……


2017年10月,媒体宣布,

央视纪录片频道制片人,

《舌尖上的中国》(1、2部)

总导演陈晓卿正式从央视离职!



他随后也在朋友圈证实了这条消息。



消息一出,人们都被震惊了,

他解释离职是个人原因,因为他希望,

可以从事更多的创作工作而非“坐办公室”。


而没有他的《舌尖3》,

叫人跌破眼镜!

许多人重温第一季第二季的时候,

更是非常地想念他。

但他却坦言:

“《舌尖》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他的人生远不止有《舌尖》。”


已经离职的他宣布:

将带领《舌尖》原班人马,

组建新公司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



2月26日《舌尖3》收官,

在最后一集开播前,

他对此的评论,

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正如他所说:观众就是熔炉。

而好的作品,

必然就能经受得住熔炉的历练。

有人曾评价他说:

“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

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是啊!

他的《舌尖》早已触动了,

千万中国人的心尖。

不靠炒作包装、不是买热搜,

靠的是对美食的真诚与热爱,

靠的是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

靠的是对中华文化的一腔热血!

如果形式大于内容,

包装强于美食,乏味多于真情,

又怎能拍出如此撼动人心的纪录片?


传奇远,而粥饭近,

一粥一饭皆为心意。

近看食物之色,

远观中华之魂,

煎炒烹炸里尽是人生百味,

锅碗瓢盆中满是家国情怀!

陈晓卿,

感谢您这样的中国记录片导演,

我们期待着您的下一部用心之作!


点击视频观看:《开讲啦》陈晓卿:舌尖上的好奇心


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对摄影术有卓越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

《芳华》的背后不仅有冯小刚!

这个太了不起的华裔女子,她的生影响了全世界,她的死更是震惊了全球,今天不能不说的她!



温馨提示:《本平台》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