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开播,全国被种草一口锅!第一批“铁锅代购”已经出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09 01:41:11


点击关注天下大视野,一键知天下事

导读:《舌尖3》终于开播!一播就让网友“炸了锅”......

来源丨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每经影视、齐鲁晚报、辽沈晚报、齐鲁网、CCTV文化十分(cctvwenhuashifen)、网友@Houson猴姆


每逢佳节胖三斤,但是这个春节,你可能会胖十斤...


因为时隔四年,昨天晚上让万千吃货期待的《舌尖3》终于暖心回归!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宣传片


看得你口水掉下来




播出的第一期,就让一口锅火了!


与前两季一上来就推出“美食”不同,《舌尖》这次更讲求跟美食相关的人文精神,比如昨天播出的第一期,就以“器具”为主。


从陶器、青铜、铁器、瓷器......


中国烹饪器具一路走来,烧烤、蒸煮、煎炒也相继出现,中国烹饪方式产生了飞跃。



在第一期亮相的这个河南三门峡特有的穿山灶就厉害了,一个灶台七口锅,蒸煮炖焖还能保温。


可以放置七口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能够很快做出当地著名的十碗席。


河南穿山灶


河南穿山灶一般家庭是很难拥有了,但下面这个神器——章丘铁锅,一经曝光就火了!



到底有多厉害?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经过12道工序,7道冷锻,5道热锻



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一千度高温冶炼,三万六千次锻打,最终才能锻造出一把合格的章丘铁锅!



今年83岁的王立芳老人和家人,在章丘打了一辈子铁锅,当地许多铁匠都出自他的门下。



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认识到传统铁锅的魅力。


在热爱手工的年轻人帮助下,王立芳和其他已经放弃的老师傅们又重出家门,在这个曾经的汉代冶铁技术中心,章丘铁锅手艺又复兴起来。



说了这么多,这锅到底有多神奇?


节目中介绍了三道菜,第一道:清水炒鸡蛋。


用章丘铁锅炒蛋时,完全不用放油,却丝毫不粘!



第二道是煎转黄花鱼。



煎转黄花鱼是鲁菜大翻勺的功夫菜,在烹制中需要黄花鱼整体一次性翻转180°,保持整齐不乱,汁水不洒。


这既是鲁菜技艺的高超,也得益于铁锅内部深、适合煎转的特点。



而锅的内壁经过锻打形成了内弧,食材在翻勺时从锅体自然内翻,不会产生外抛。


煎转出的黄花鱼外表酥脆而肉质细嫩,入口含化。


第三道是九转大肠。



在大肠上色过程中需要不断烧㸆,而铁锅厚薄恰当、光滑紧致,非常适合制作这道菜。



除了锅之外,这个刀具也火了!


济南铁匠李士贞一家世代制刀,他的技艺秘而不宣。


打出的刀声若龙吟,切姜如玉。




我是来看美食的,怎么被种草买了锅?


有网友表示:


看了“舌尖3”器具篇,章丘铁锅、淮阳菜刀、银杏砧板......全被种草!



节目还没播完,章丘铁锅就成功上了热搜,不管是微博还是豆瓣,随手一搜就是吆喝着要买锅买菜刀的人。



小编试着搜索了一下,某宝果然神同步!



来自豆瓣网友的速报,昨晚已经卖断货!



朋友圈更是瞬间沸腾了,第一批“铁锅代购”已经出现......



而除了弘扬传统器具工艺,《舌尖3》最重要的作用依然是下饭......




《舌尖3》的新导演班底


聊完《舌尖3》播出后的第一个爆点,我们再来聊聊《舌尖3》的新导演。


虽说《舌尖3》目前给网友的感觉是“还是那个味儿”,但其背后实际上已是一个全新的导演班底,对于部分有关注到这一点的“铁粉”来说,这或许才是《舌尖3》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舌尖3》的整个主创团队完全不同于前两季,由刘鸿彦担任总制片和总导演,团队更加年轻。刘鸿彦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去年4月接手《舌尖3》。


《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首集《器具》篇导演组央视采访(左二:刘鸿彦)


据新华网报道,刘鸿彦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当时临危受命的感受。她称,对创作背后的难度“估计不足”。直到播出,她不过与《舌尖3》结缘10个月。这10个月摸爬滚打,她又觉得很“幸运”。她认为这个品牌一定要有人把它做下去。在这一季中,她要求整个团队,坚持秉承“食物、人物、文化”三者合一的理念。在纪录食物的美味背后,更重要的是讲人物的故事、传承中国的文化。


为讲述中国各地的文化,《舌尖3》踏遍20多个省市自治区,115处地方,采访了300多人,涉及400多种美食。在众多的美食中,入选舌尖上的美食不仅仅是美味,更与每一集的主题有关。


关于拍摄团队,刘鸿彦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表示:


这是一个年轻且国际化的创作团队,比如说有来自荷兰的摄影师和剪辑师,整个团队大概有将近200人的规模。


但是,刘鸿彦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肯定不仅仅是拍摄技术和故事内容,还有前两季的巨大成功。


对此,刘鸿彦表示:


最大的挑战是创新。从《舌尖1》到《舌尖3》,过去了将近六年时间,时代在变,观众的审美口味也在变,一个品牌的成长肯定需要不断创新,这是一个规律。


说到《舌尖》系列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到此前的总导演陈晓卿。2012年的《舌尖1》,2014年的《舌尖2》播出后,《舌尖3》到2017年年底了还未见身影。去年10月23日,突然传出了陈晓卿从央视离职的消息。


据每经影视此前报道,从央视离职后,陈晓卿与《舌尖》原班人马的骨干将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多位熟悉陈晓卿的朋友提起他时,都说起两个词——才子、吃货。


北京广播学院(注: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电视系摄影专业毕业,自1991年起陈晓卿就开始拍摄纪录片,人文类、自然类题材均操刀过。


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人员都是从央视其他频道抽调而来的,陈晓卿负责主管项目运营部。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彼时央视纪录片频道一年广告收益不超过4000万元,仅够频道正常运营。


当时的环境并不看好纪录片市场,很多人认为中国并不存在纪录片消费市场,商业模式也存疑。2013年《舌尖》的大火,让人看到纪录片的商业潜质,这种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第二季的时候被充分挖掘了出来。特约冠名播出的两家总共投入了九千多万元的广告费,《舌尖2》的整体广告盈利超过1个亿。


面对《舌尖1》和《舌尖2》在口碑和商业上的双丰收,《舌尖3》是否能保持佳绩,只有待观众的反响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8集,每集50分钟;


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其中“器具”“食养”“融合”是三个新的创作主题方向;


同时第三季还富有更多关于历史文化、人物命运以及食物关系的思考。


来来来,播出时间表请收好:



免费 | 连载 | 故事

无岁月可回头,有故事配美酒

长按扫码关注【卿读小说】

看更多精彩故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